2000年4月份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卷

2000年4月份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卷,第1张

2000年4月份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卷,第2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下面四句话,含意最准确的是( )

  A.训诂就是解释

  B.训诂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具体工作

  C.训诂就是解释词义

  D.训诂就是解释词义的具体工作

  2.下列各组注释中,所用术语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A.“侯谁在矣,张仲孝友。”(《诗。小雅。六月》)

  传:善兄弟为友。

  “深则厉,浅则揭。” (《诗。邶风。匏有苦叶》)

  传:以衣涉水为厉。

  B.“为人子者居不主奥。”(《礼记。曲礼》)

  注:室中西南隅谓之奥

  “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尔雅。释器》)

  C.“古者公田藉而不税。”(《扎记。王制》)

  注:藉之言借也。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诗。召南。甘棠》)

  笺:拜之言拔也。

  D.“下武维周,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笺:下犹后也。

  “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礼记。檀弓》)

  注:索犹散也。

  3.汉代出现的四部训诂专著是( )

  A.《说文解字》、《尔雅》、《方言》、《字林》

  B.《说文解字》、《尔雅》、《切韵》、《字林》

  C.《说文解字》、《尔雅》、《释名》、《方言》

  D.《说文解字》、《尔雅》、《释名》、《字林》

  4.“望文生训”的“文”指是( )

  A.文字形体

  B.文句含意

  C.词汇意义

  D.文字读音

  5.“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按:这一训释用了术语“谓之”,其作用是( )

  A.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

  B.揭示词的特定含意

  C.义隔相训

  D.明通假

  6.“子,男子之美称。”这一解释,适用于下列的_______句。( )

  A.“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分佾》)

  B.“众谓柳氏有子矣。”(《柳子厚墓志铬》)

  C.“其曰子,尊子也。”(《谷梁传。宣公十年传》)

  D.“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赵策四》)

  7.《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A.清 王念孙

  B.清 戴震

  C.清 段玉栽

  D.清 王引之

  8.下列各部专著中,哪部书的写作目的是要阐明事物命名之所以然?( )

  A.《切韵》

  B.《尔雅》

  C.《释名》

  D.《方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孔颖达说:“训者,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以告人也。”

  2.注释书对词义的解释大多是词的__________义或_____________义。

  3.《后汉书注》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_.

  4.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有段玉裁___________、王筠、__________.

  5.所谓“春秋三传”,指的是________、公羊传、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方言》

  2.正义

  3.据文证义

  4.读若

  5.王念孙

  四、指出下列各注释中使用的训诂术语,分析它们的作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注:言不可谓背君。

  2.“上公牲三十有六。”(《周礼。掌客》)

  注:牲当为腥,声之误也。

  3.“哀哉,死者而用生者器也,也殆于用殉乎哉?”(《礼记。檀弓》)

  注:杀人以卫死者曰殉。

  4.“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楚辞。涉江》)

  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5.“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诗。卫风。载驰》)

  笺:载之言则也。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先秦时期对经书的解说与后代的注释有哪些根本区别?

  2.解释文句中的词的意义时,为什么要注意其语言环境?

  3.本有其字的“通假”与本无其字的“假借”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4.《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

  段玉裁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统言之也。《尔雅》“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析言之也。

  按:段玉裁的这段注释论述了什么问题?再举一例对训释词义的这一不同角度加以说明。

  六、阅读下列论述,指明作者的观点及其批判观点,并分析其论述的层次以及使用的训诂方法。(20分)

  《战 国策。赵策》“左师触 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念孙按:此策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 ”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汉书。古今人表》正作“左师触龙”。又《荀子。议兵篇》注曰:“《战国策》赵有左 师触龙”,《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此策曰:“左师触龙言愿见”,皆其明证矣。又《荀子。臣道篇》曰:“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史记。高祖功臣 侯者表》有临辕夷侯戚触龙,《惠景间侯者表》有山都敬侯王触龙,是古人多以触龙为名,未有名触 者。(《读书杂志。战国策第二》)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2000年4月份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卷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