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浅析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第1张

浅析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第2张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进行探讨。

  1、常见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1.1、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高度过高,使混凝土离析,造成石子集中。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2、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3、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露。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高度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1.4、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负筋或箍筋局部*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产生的原因:

  (1)在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1.5、缝隙和夹层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夹层。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未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高,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1.6、缺棱掉角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在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在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1.7、强度不足,均质性差

  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浅析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