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汉语现代化,第1张

翻译与汉语现代化,第2张

许多人不爱读鲁迅,原因之一是他的语言文白夹杂,有些生涩。在翻译上,鲁迅提倡直译,也就是说,在效忠作者还是讨好读者的问题上,他主张前者,这导致他的翻译语言更加艰涩。当年,梁实秋就批评了鲁迅的译文太欧化,是“硬译”,从而引起一场的笔战。

  鲁迅的译著,我认真读完的只有《毁灭》和《死魂灵》。我记得很清楚,好几次试图读《死魂灵》,都无法进入,鲁迅的译笔的确太枯燥了。终于有次读下去了,越读越有味,反觉得非鲁迅无法传达出果戈理的那么深沉的悲怆。于是担心:有了鲁译,后来的译者怎么敢重译?

  刘少勤的新著《盗火者的足迹与心迹》谈的主题是“鲁迅与翻译”,虽然是学术著作,写作风格却轻松活泼,充满才情,颇长人见识。像林纾一样,鲁迅最初也是用文言文翻译作品的,比较随意地编译改译,后来才转向白话文直译;鲁迅通晓日文和德文,其他语种的作品都属于转译,不过他对德国文学没什么兴趣,周作人说“歌德、席勒等大师的著作他一册都没有”;一般来说,大翻译家只在一个领域用功,例如卞之琳译诗、傅雷译小说、刘炳善译随笔,鲁迅兴趣驳杂,无所不包,文学、科技、医学、史学、美术和文学理论等一网打尽;鲁迅翻译的对象十分偏门,以俄国和日本为主,其次是捷克、波兰等弱小民族,冷落了英法德美等大国。1927年,鲁迅致江绍原的信说:“英美的作品我少看,也不大喜欢。”

  按刘少勤的解释,鲁迅提倡直译,是一种旨在改造和扩大汉语表现力的努力。在翻译中,一向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本国语中心观,用本国语改写外语,例如让外国人姓中国姓(高尔基、王尔德、萧伯纳等),让法国小说中的贵妇人自称“臣妾”;另一种是外国语中心观,让外国文化以它们的本来面目移植到汉语中来,助成汉语的变革,例如标点符号,指代女性的“她”字,复杂缠绕的长句——欧化句式,都是为适应外语而进行的革命。鲁迅是很不满意汉语的,认为它太含混,不精密,只有通过忠实原著的翻译来推动汉语现代化。

  如此开阔的视野使刘少勤这本小书的分量显得很重。

  王国维说:“周秦之言语,至翻译佛典之时代,而苦其不足;近世之言语,至翻译西籍时,而又苦其不足。”梁启超曾经统计说,汉唐佛经的翻译,给汉语带来了三万五千多条词汇,这也意味着汉语里增添了三万五千个观念。谁知道近代以来的翻译事业,带给我们多少崭新的词汇与观念呢?

  我一直有个偏见:近代中国的文化成就,首推西书中译,中国的学者都应该去搞翻译。事实上,翻译家对于中国文化和现代汉语的贡献,一直被大大忽略了。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翻译与汉语现代化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