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书籍《活法》读后感

励志书籍《活法》读后感,第1张

读励志书《活法》

仔细品过一本名著,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为什么不静下心来写下看完之后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写一篇读完的感觉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边肖为大家编撰的励志书籍《活法》。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

努力做一个比刚来这个世界时更好的人。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不安’的时代,极度混乱,看不到未来。应该是心里有钱,却怎么也满足不了。衣食无忧,礼仪更少。看似自由,却常常感觉窒息。其实只要努力,你得不到什么?什么事很少把人撞倒?偏偏大家都活得悲观无力,甚至有人铤而走险,拼尽全力。转到生活规律,书的开头那几句话发人深省:社会在飞速发展,企业在成长,生活在日益增加的财富中,但大家普遍浮躁,行为不端,甚至偶尔出现不良事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奢侈品的嚣张气焰越来越大。有什么问题?你应该如何生活?企业应该如何经营?日本“管理学圣人”稻盛和夫以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借助《生活方法》给出了答案。

越接近真相,真相就越简单。纵观全书,没有不可理解的道理,更没有名言,但这只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简单的道理,结合自己的例子,来自于一个创办了两家财富500强公司的智者,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给人灵魂的洗涤。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简单来说就是“敬天爱人”。所谓“尊天”,其实就是走正道,即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所谓“爱”,就是永远“利他”。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做一个比初来乍到更优秀的人”,他的经营理念与他的人生观是一致的。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看,我相当赞同白立新对“尊天爱人”的理解,即“自力更生,得生不息,利他长久”。作为企业,首先要追求自力更生,才能生存;但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考虑利润之外的因素,比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员工的眼光,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以“大正义感”为导向。以银行为例,作为一个与公众生活密不可分的服务业,它不仅承载着股东和员工的期望,也承载着对客户和社会的沉重责任。本着“利他”的精神,从造福社会、造福客户、造福员工的理念出发,才能铸就企业长远发展的实力。

稻盛和夫先生始终记得“敬天爱人”、“不说谎、不麻烦别人、诚实、不贪婪、不自私”的告诫。这些小学生都知道的简单规范,就是稻盛和夫的操作指导原则和行为判断准则。听起来很简单,但仔细想想,有几个人能真正从头到尾坚持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诸多诱惑,有不少人沉迷于金钱和权力而迷失自我,让企业和政府蒙羞。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银行员工面临着更大的诱惑。如果被私欲冲昏了头脑,会给社会、企业和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由于银行的风险特点,管理极其重要。“管理”这个词,重点应该是“管理”,而不是“管理”。不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理顺管理流程,还要加强风险、合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使他们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稻盛和夫的人生观中,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性格,是最重要的,他的理解在他最初的人生方程式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在这个等式中,生活*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他不仅把思维方式放在第一位,还把分数范围设定在-100到100分之间,把元素之间的关系设定为乘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是消极的,那么他的积极性和能力越高,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和负面影响就越大。所以稻盛和夫先生主张领导应该是有道德的人。领导的人越多,除了天赋和口才之外,就越需要一个基于清晰哲学的深刻而沉重的人格。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不断磨练心智,提升心智,放弃私利,破除私欲,走正道,经得起失败和成功的考验。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很多知名企业家克服了别人无法克服的困难,经历了别人无法承受的炼狱,终于成功了。但是,当他们站在成功的巅峰时,原本支撑成功的谦虚和努力,逐渐被抛弃。稻盛和夫看到了这一点,就强调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不要把真理当贡品,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句话就像一个警钟在我脑海里敲响,提醒自己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干部,肩负着很多员工的人生抱负,要时刻反省自己,时刻自我审视,时刻为公司的事务着想,时刻利他,努力培养人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员工,真正以德服人。稻盛和夫之所以能以简单的理由创造自己的人生传奇,获得世人的广泛尊重,正是因为他的榜样,他以自己的实践赢得了人们的信服。

另外,在他的人生方程式中,除了强调思维方式之外,稻盛和夫的工作热情和不懈努力远比他的能力更受尊重。他认为,没有工作热情,即使空有能力,还是不会有好结果;相反,如果你没有能力,但能认清事实,拥抱对生活和事业的激情,你会比先天能力强的人有更好的结果。这种想法不仅源于他自己的实践,也与他创立京瓷后不久员工集体辞职有关。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某些人心态的浮躁。一些年轻人频繁跳槽,一些年轻人在日常劳动中耗尽了工作热情。原来的梦想和野心早就在身后挥之不去,他们有一种“相处”的心态。工作紧迫感不强,效率不高,主动性不够...这不仅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自然不可能赢。我把稻盛和夫的热情理解为对工作的热情。只有保持高度的热爱工作和生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知道了这一点,我们的员工管理难道没有找到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吗?

仔细回忆,稻盛和夫的生活和经营理念远不止这些。他在目标、创新、人才、沟通等诸多方面的见解都对企业经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关于目标,稻盛和夫先生不仅强调设定目标,还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因为拥有一个优秀的目标可以大大增强我们勇往直前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我也有同感。2008年,建行广东省分行党委确定了“551工程”和“五个翻番”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当时有人认为这个目标不现实,难以实现。然而,实践证明,卓越目标极大地增强了全行员工勇往直前的能力,激发了全行员工的最大发展潜力,促进了快速发展。关于创新,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终身的习惯,即用创造力去努力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今天一定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向前一步。这种创新理念对当前银行业极其重要。面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只有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不断创新,才能引领竞争,掌握主动。因此,在创新工作中,分行不仅充分发挥了全行员工的主动性,还创造性地开展了今年的“小点即金”社会创意征集活动,突破瓶颈,在突出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

关于人才,稻盛和夫先生主张“引进优秀人才是必要的,但请善待同甘共苦的人”。这与分行的用工机制不谋而合。近年来,分行的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尤为强烈。因此,分行本着物尽其用、结构优化、丰富一线的目标,进行了全面的人力资源改革,积极吸收和培养稀缺和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努力为员工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将员工的职业生涯和成长纳入分行的发展目标,并将员工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考虑指标,从而真正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在沟通方面,稻盛和夫提倡心与心的沟通,在情感上建立互信。他认为人的内心是多变的,但一旦建立了坚定的信任关系,那就是最强的,所以他愿意花时间投资情感账户。他相信,当他以诚实的心态对待员工时,他会获得非凡的回报。其实他倡导的“以心为本”,类似于分行提倡的“关爱员工,和谐奋进”。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建立牢固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沟通形成共同的愿景,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员工之间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他如客户满意度和诚意,稻盛和夫的理解和意见也与分行的做法不谋而合。事实上,如果慢慢品味的话,《活法》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几页就能解释清楚吗?

当我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不禁深思:近年来,分行各项业务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经营业绩。面对成绩,是不是所有的分支都不沾沾自喜,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谦卑的心?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空加大了产品创新和网络建设的力度,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开始大规模向地级市延伸,这使得我们的业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勇敢地面对竞争,在许多业务领域仍然保持竞争和发展优势,但存款增长不足,与同行差距明显。面对这个挑战,我们有没有退缩过,有没有全身心投入?仔细看,也许这就是症结所在。如果整个分公司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热情,按照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每个人都决心以“无论如何成功”取胜,每天每时每刻都以“100%”的认真态度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直面敌人,敢于在横向竞争中竞争,公关更好,产品更精准,服务更周到,效率更快。

有人说:“过去10年,德鲁克武装了我们的思想;未来10年,稻盛和夫将丰富我们的灵魂。”稻盛和夫的《活法》系列,不过是为创业者煮的灵魂鸡汤,但其实这种灵魂鸡汤只为创业者煮。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有收获,对灵魂有启迪。读完这本书,读者不仅对他的商业传奇印象深刻,也对他的高尚品格印象深刻。他用简单的理由过着简单的生活。做生意时,他始终坚持“人性”,没有丝毫私心;企业辉煌的时候,就悄悄退出,皈依佛门,大病过后不久,就帮忙修行了。难怪季羡林先生看过《活法》后曾评论说:“根据我过去七八十年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的人,一个两个,简直少之又少,从稻盛和夫先生开始。”也许我达不到稻盛和夫先生的成就,但把《活法》这本书放在书案上面给了我一些提示,提醒自己不要自满或畏缩,提醒自己为企业和员工做出更大的贡献,提醒自己遵循书中的活法,相信自己最终能够“成为比出生时更好的人”。

s("content_relate");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励志书籍《活法》读后感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