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从对话与符契谈e建筑(二)
三。一般理解的语言是意义传递的代码,是用来指代外界的符号系统。
语言学把语言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前者是“文本”,后者是“逻各斯”。解构主义用“文本中心论”取代了“逻各斯中心论”。“文本中心论”的意思是读者的解读高于原文,或者更极端一点,只有无穷无尽的解读活动,而没有原创的、根本的意义。E楼所传达的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空与解构主义密切相关。按照这种理解,在E楼创作之初,就确定了它需要批评家的解读来与观者建立“对话”。
实际上,尽管一些解构主义的建筑理论已经“过时”,但许多先锋派的作品仍然需要按照解构主义建筑来分析和分类,比如2000年9月在西雅图完成的加里的新作“新体验音乐厅(EMP)”。e建也可以用解构来理解。解构主义讨论的是语言上的东西,所以E-building可以用语言来分析。
普通语言向外界传递信息,寻求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但是,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不寻求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是寻求一种约定和先验的答案。这种语言形式就是签约。最常见的标志是预先约定的联合代码。比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两句名言:“天王盖地虎”和“宝塔镇河妖”。在这里,第一句话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文本本身,其目的是寻求一个事先约定好的答案代码,并对答案做出判断。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是签契关系。
契约本身的意义就是超文本。如果您丢失了保留的答案,房契将无效。所以,房契是排他性的,所有不能满足房契要求的答案都被拒绝。其实,符气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东西。比如方言就是一种赋气。在公共场所私下交谈时,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自然会聚集在一处。这个时候,方言本身就是一种标志。当说话人用方言说话时,口语意义之外的口音起到了超文本的作用,寻求相同的口音成为一种不自觉的标志。当相同或相近的口音出现时,契约关系就建立了,其排他性也就显露出来,把交谈限定在口音相同的人之间。同样,其他具有身份特征的传播也会在适当的场合显示其超文本功能,实现签约关系。
合同关系一旦因事先约定而产生,就具有排他性。如果一部作品能够实现超文本的“约定”,那么利用契约关系引出排他性,就可以被理解和接受。建筑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可以通过符号与行为的关系来加速社会的认同。实际上,赋与气的关系是与意识形态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欧陆风”建筑的流行,可以用傅琦的话来解释:由于西方文化的畸形引入,国人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曲解,“崇洋媚外”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欧陆风格”所传达的意义虽然不伦不类,但它与社会心理形成了符奇关系,表现为对其他建筑风格的排斥。所以,虽然有识之士强烈批判这种中庸的建筑风格,但市场依然广阔。
公众对E-building所传达的意义的认同需要一个符号化的环境。利用批评家与观众之间的“对话”为观众提供一种预设的理解方式(符启),当观众面对实际作品时,审美过程因符启关系而朝着作者创作意图或批评阐释的方向进行。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