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从对话与符契谈e建筑(一)
一、互联网时代的建筑形态已经出现
E-architecture威廉·J·米切尔在《比特之城》中,詹姆斯·特拉菲尔提出了未来城市信息流通的虚拟现实下的城市和建筑的思想,这种城市和建筑就是E-城市和E-建筑。2000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其中,影视表演和数字设计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影响了E建筑的跃进。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上一届建筑双年展是作为21世纪E建筑的先行者而存在的”(①)。
从这个角度来看,E-building直接关系到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社会就是所谓的非物质社会。非物质社会的突出标志是信息传播载体②的非物质化,互联网是非物质信息传播的集中体现。互联网的信息流模式,让社会交往进入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阶段。互联网上的信息通过“超文本链接”彼此平等,没有主次,文本之间也没有参照中心——只是解构主义所说的“异延”③的空之间。在这样一个文本的乌托邦里,所有的文本平等共存。无数的文本没有固定的路线,传统阅读的顺序消亡。阅读不再是一个不可逆的、线性的历史过程,而是一个互动参照的游戏。这种阅读具有非时间性的意识流结构,像蒙太奇和梦境一样,在观者面前被完全解构。
E-building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容纳这种解构方式来传递各种信息的建筑,或者是通过叙事手法来表达这种传递方式的新型建筑。
二、E楼试图展现网络时代的建筑空,属于前卫思想的前沿
。前卫是未来会发生的现在时,必然很难被大众理解,所以需要建筑师、建筑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对话”。对话是通过不同语言系统和话语圈之间的相互解码和解释来实现交流。
建筑是艺术,或者至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建筑师用建筑语言进行创作,所有的艺术都需要向外界表达一种思想或者解释一种意义,建筑语言在创作的过程中写出这些意义;当作品完成后,建筑语言需要被解读为观众能够读懂的语言;或者说媒体批评家扮演着解释的角色,成为观众与建筑作品对话的中介。
在以媒体和信息高速发展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媒体的评论对作品本身的介入如此之深,以至于有些前卫的作品,如果没有评论家的评论,是很难理解的。让,法国建筑师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博览会。努维尔和编舞费德里克。弗莱明合作设计的名为“工作的未来”的主题大厅就是一个例子。
《工作的未来》以高科技手段展示了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解构。属于实用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范畴,建筑师设计装置,编导设计行为。自从杜尚把便壶送进艺术展厅,艺术就不再是贵族的活动了。任何人都可以走进艺术展厅,用自己的眼睛来审视艺术。艺术成为“一个主动或被动的参与过程”,审美变得多元化。这种艺术目前被称为实验艺术
传统作品中对文本的解读是基于原文和作者的权威。而实验艺术原文本身所承载的信息并不容易理解,完整的意义只能通过批评家的解读和批判来解读。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接受者来说,没有经过批评家解释的实验艺术原文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对话不再是作者(作品)与观者之间的交流,而是解读作品的媒介与观者之间的“对话”。《工作的未来》模拟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融的场景,充满变化和刺激的声光和舞台表演,试图用拼贴的方式表达“连接的孤独个体”,表现了当卫星、互联网和机器连接在一起紧密工作时,一个单独的人实际上处于孤独的境地,从而引发观众对未来的思考。但是,没有评论的提示和现场介绍,这部作品只是一场热闹的现代舞表演。还能理解多少意义?
E建筑的文本所传达的意义与普通人的理解相距甚远,普通观众在捕捉到创作意图或批评家的解读之前很难理解。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