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资格考试:湖南永州八景
【朝阳旭日】
朝阳岩,又名西岩,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
永泰元年(765),道州刺史、元节(719-772),杜艺筹划兵力,经过永州,拴在船岩上,喜欢其秀美的山水,因其岩口朝东而命名为“朝阳岩”,并在石上刻写“朝阳岩铭”和“朝阳岩诗”。刘渊流放永州期间,常来此游览,留下了《朝阳岩登西阁二十韵》、《渔父》、《江雪》等诗词,其中“一老渔父在此过夜,西崖下”为句,故又称“西岩”。此后历代多次修建,保存了唐代以来各个时期的重要碑刻。
朝阳岩由岩顶、上洞、中洞、侧洞四部分组成。岩顶上的题字是“为什么是大树”,由清代书法家何题写。洞东侧的石头上刻有朝阳岩碑文、袁捷《朝阳岩诗》、清代邓寿之篆书。在石墙的西侧,有黄庭坚和杨在朝阳岩上写的诗,还有黄庭坚的另一尊雕像。中间的洞穴是朝阳岩,也是著名的洞穴。洞内石壁上刻有宋梁题写的“朝阳岩”四个字。洞内左右石壁呈半环型,山石间有泉水流出,水流潺潺,直至冬未干,涌入洞前深潭。前人模仿曲水遗风,在河底刻石作为背曲,以散风。洞的一侧在柳巷洞的右边,相隔几尺。洞穴不是很深,比岩石略胜一筹。侧岩壁上有明代人临摹的柳宗元诗《渔父》。【/br/】朝阳岩,水石俱佳,岩绝洞深,石泉潺潺有天下第一的美誉。朝阳初升,烟满石,射成彩。它被称为“旭日东升”,是永州八景之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恩源丰和]
碧云池,清代群育书院旧址,位于今天的永州三中。唐代刺史李渠曾在此建莲花阁。宋仲淹的次子范纯仁被囚禁在永州的时候,经常来这里探望,后来战争荒废了很久。清康熙甲子年(1774年),连长广宁路重修,供奉范(范纯仁,死为唐玄宗)。佛殿前有一水池,呈“中”字形。水清如镜,石为桥。中间一侧有一座亭子(废弃)。荷花种在池中,挺立婀娜。夏天荷花盛开,香气扑鼻,让人想一醉方休。秋天的月夜,游客坐在码头上,靠着栏杆欣赏。古松风荫,摇莲影,清雅宜人。因碧玉寺对面有思凡堂(又名报恩院),故称“恩来院”或“思凡风和”,为永州八景之一。
[山寺晚钟]
科赞吉寺,位于永州古城东山上,始建于中唐,原名“霍克吉”。唐代柳宗元、宋代范纯仁贬永州时曾宿于此寺。从唐代到元代,寺名屡改,明初改名为“高赞寺”。明初万历毁于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重建,直至清末。1856年,县令胡廷怀主张捐建。Kozanji寺有两个大厅。前殿周围有“四大金刚”雕像,中间是前岛亚美佛像,后面是韦陀佛像。后殿是大雄宝殿,砖木结构,风格为悬山。殿内雕刻如来佛像,像两侧并列的十八罗汉像,个个神态生动,做工精致。右下为观音阁,右上为方丈室;左下是和尚的客厅,左上是供奉范纯仁的佛堂。寺内有200名僧人,各司其职,拜佛念经,灯火通明。到了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城市。“山寺夜钟”旧称或“法华夜钟”,是永州八景之一。小藏寺的寺庙建筑只有大雄宝殿和侧武殿,但寺外古木参天,松柏环绕,翠竹环绕。鸟瞰潇湘如带,城市轮廓井然有序;日出而作,鸟语争鸣,仍是名胜。
[青天芭蕉影]
青天寺是唐代书法家、有草书圣手之称的怀素(725-785)出家、种香蕉、练字的地方。它坐落在永州古城东山上。
怀素年轻时出家,酷爱书法。因为没有纸,庙里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当纸,每次写几千支。传说秃笔成坟,墨洗成池。后人称之为“青天殿”,是因为殿内外芭蕉成行,绿荫如云。“青天芭蕉影”是永州八景之一。据《零陵县志》记载,吕田庵于清朝咸丰壬子年被兵破坏,同治五年太守韩阳主持重建。下有正殿,上有蕉植亭,左有醉僧楼,怀素像。寺后刻有“砚泉”二字,是怀素磨墨取水之地。右角有一座“笔冢”塔,埋着怀素写的所有秃笔。在安南以北70多步的怀素,有一个洗砚的地方叫墨池。【/br/】【平洲春起】【/br/】平岛,古称福州,位于永州古城北4公里的潇湘水交汇处。该岛占地6000平方米,呈圆形,地势较高。岛上风景秀丽,竹树竞绿,芭蕉摇曳,春花更美,秋月桂香。每年春夏涨水时,可以看到黄叶古渡,回龙塔,河中的风天和月,远江归帆,渔舟唱晚。可以尽收眼底,如画如诗,胸中可见。苹果岛就像一只随水上下浮动的小船,魅力十足。因此被称为“苹果岛春起”。是永州八景之一,湖南“潇湘八景”第一景——潇湘夜雨。晚清时,湘军军阀Xi保田主张巨额捐款,在岛上建立了“平洲书院”。民国时期,平洲中学建于书院旧址。建国后是零陵的干部疗养院和零陵商业学校所在地。
[香与烟雨]
香陵山,位于永州古城东徐菊河桥对面的小水河中游,是一座由天然岩石山脉组成的小岛。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15米。传说这座山古时盛产香草,形似“罗勒”。它的香味四溢,比胡椒兰还要好。它被历代王朝列为贡品。到了唐朝,草药耗尽,酋长周卫出战,贡品免了。到了清朝,香草已经灭绝。清同治年间(1863年),李德胜、王等人主张在山上修建观音阁,并招募僧人居住,设置救生艇。当水位上升时,白天鸣钟,晚上点灯警告船只和木筏。原来留下一片废墟的观音阁被修复了。历代香陵山游客众多。柳宗元、徐霞客曾登此山,作诗作游记。尤其是雨后日出,岩索山脚下,有若隐若现的小船和白帆。游客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一片烟波浩渺之中,所以被称为“零烟零雨之香”,是永州八景之一。
【余调雪】
余原名,位于永州古城潇水西岸,俗称“冉熙”。唐代柳宗元居永州后,著有《愚诗八首》、《玉溪诗序》,改名“玉溪”。在古代,玉溪河的河底和两岸有许多白色的石头,被称为“玉港”。下雪天,雪很长,岛飞走了,到处都是人,水天一色,银妆素裹,宛如一幅美妙的画卷。“榆次跳雪”已成为永州八景之一。玉溪与小水交界处,有玉溪桥,青石砌成,有两个拱门。据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子夜,如果你看河中的桥,两座拱桥可以在水中显出三个拱门的影子。
[光岩秋月]
光岩,又名谭艳,位于永州市西南25里的檀山。它是一个大型的天然石灰岩洞,被誉为“永州轻岩天下罕见”。这块石头有很长的历史了。据光绪《湖南通志·石现》记载,周箴石零陵人,住在浅岩,先帝三诏不去。岩洞入口较高,入口处有台阶和半月形平台;洞穴面积约1000平方米,平底,穹顶,明亮幽静。北洞底部,巨石垂挂,碑文众多;在岩石的东胳肢窝上,门上有岩石,两者之间有界线。岩石的西南面还有一扇门。过了门,它出来向右。石墙呈穹顶状,向西俯瞰山势,又是另一个地方。更有甚者,每年中秋节午夜时分,月光从岩口射进平台,形成半月形,故称“苍岩秋月”,为永州八景之一。历代都有很多人来参观题词。洞内有许多宋代以来的石碑。北宋诗人黄庭坚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都留下了赞美晏丹的诗篇。1959年7月,这块岩石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