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指导(四)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指导(四),第1张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指导(四),第2张

1.原则(1)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补充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中的相关内容。(2)大型工业项目可以在环评报告中单独有一章“清洁生产分析”,专门进行说明;对于轻度污染的中小型项目,可在工程分析章节中增加“清洁生产分析”一节。
(3)清洁生产指标的确定应符合指标选择原则,从六类指标中充分考虑行业特点。
(4)清洁生产指标值的确定应有充分的依据。收集同行业大部分企业的数据或近几年同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基础数据,以供参考。
(5)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指标的描述应当真实、客观。
(6)报告必须给出关于清洁生产的结论和拟采用的清洁生产方案的建议。
2。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中用于清洁生产分析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介绍应介绍清洁生产指标的选择和清洁生产指标值的确定过程,确定指标值的参考技术数据、数据来源及其可靠性。
(2)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的各项清洁生产指标的说明。
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结果,结合对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工艺和设备选择、产品指标、废物资源化和污染物产生的深入分析,确定相应的环评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值。
(3)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通过预测值与同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值的比较,给出清洁生产评价的简要结论。
(4)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在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了解环保方案分析的内容和技术要求(P29-30)
1。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环境保护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项目产生污染物的特点,充分调研企业和现有环保治理方案的经济技术运行指标,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采用的环保设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2。分析项目采用的污染处理工艺的可靠性,排放的污染物达标。
根据现有同类环保设施的经济技术运行指标,结合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特点和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分析项目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靠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3。分析环保设施的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的比例,汇总项目中环保设施的投资,分析其结构,计算环保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例。一般环保投资清单可以按水、气、声、固废、绿化列出。对于技术改造和扩建项目,清单中还应包括“以旧带新”的环保投资。
4。分析配套设施的可行性。比如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排入区域污水处理厂,就要分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是否符合项目的水质特性,是否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了解总平面布置方案分析的内容和技术要求(P30-32)
1。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
参考国家相关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防护距离的可行性,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构筑物和生产设施,给出总平面布置图和外部环境关系图。地图应当标明:保护目标与建设工程的方位关系、距离,以及保护目标的内容和性质。
2。根据气象和水文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局的合理性。
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气象、水文、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污染特性的影响,减少不利因素,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
3。分析周围环境中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分析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结合现有数据确定项目对附近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处置措施(如搬迁、保护)
(二)生态影响项目的工程分析?掌握生态影响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P32-33)
1。完整的工程构成:分析中应包括所有工程活动,如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公共工程、环保工程、辅助工程、大型临时工程、储运工程等。一般要有完整的项目组成表,明确占地、建设、技术标准等主要内容。
2。重点项目明确: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项目分析对象。其名称、地点、规模、建设方案、运营方式等。应该说清楚。
3。全过程分析:选址期、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后期运营期等。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污染源、污染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受污环境等。污染源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
5。其他分析:不同建设运营模式的影响,风险问题等。
二。环境影响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掌握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要求(P106)
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中,一般要从技术上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的特点(如项目的类型和规模)
2。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保护功能区和环境保护规划)
3。主要环境敏感地区和环境敏感目标的识别。识别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环境影响。突出环境要素或社会关注点的识别应识别主要环境影响和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说明环境影响的属性,判断影响的程度、范围和可能的时间跨度。?掌握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P109-110)
(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P109)
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空气污染状况筛选污染因子。1.首先,选取项目当量排放Pi较大的污染物作为主要污染因子。当量排放量Pi的计算:(1)
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Coi一般选用GB3095中二级标准第一次采样浓度的允许值(或1h平均值)。对于本标准中未包括的项目,可根据TJ 36—37中的相应值选用。如果有地方标准,应选择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于上述标准中没有包括的一些项目,可以参照国外相关标准选用,但要做到。气应达到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只有上述标准规定的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污染物,Coi可以是日平均浓度限值的3倍,对于致癌物、有毒物质如苯、汞、铅等。,可蓄积或具有高毒性,可直接取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2。其次,应考虑已对评价区域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3.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也应作为评价因子。
(二)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方法(P110)
1。现状评价因子的选择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选自调查的水质参数。
选取的水质参数包括以下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可以反映水域的总体水质;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可以代表建设项目未来的水质状况。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调查一些补充项目。
(1)常规水质参数:以GB 3838中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总氮或氨氮)、苯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水温(13项)为基础,根据水体类型,
(2)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水域类别和评价等级选取。可根据行业编制的特征水质参数表选取,选取时可适当删除。
(3)其他参数:当受纳水体的环保要求较高时(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评价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应考虑水生生物和沉积物调查。调查项目可根据具体工作需要确定,也可从以下项目中选取部分内容:水生生物:浮游动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等。
底质:主要调查与拟建项目排水水质相关的易积累污染物。
(4)根据项目废水排放特点和水质现状调查结果,选择主要污染物、对地表水有害的污染物和国家及地方政府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
2。预测评价因子的选择(1)预测评价因子应能反映拟建项目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主要影响。
(2)建议根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和当地环保要求,筛选确定项目实施各阶段预测的水质参数。
(3)要预测的水质参数个数既要能说明问题又不能过多。一般应少于环境现状调查中水质参数的个数。
(4)在建设过程中、生产运行中(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排放)以及服务期满后,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确定,不一定各不相同。
(5)根据上述原则,从环境现状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择需要预测的水质参数。
对于河流来说,水质参数可按以下公式排序:其中:Cpi -水污染物排放浓度I Qpi—-水污染物废水排放量I Csi—-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Chi—河流上游水质参数I的浓度Qhi—-河流上游来水量*可以理解为以分子I和河流上游污染物容量I为分母的污染物排放量。
ISE越大,建设项目对河流中该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调查?熟悉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地理位置、地质、气候、气象等。).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经纬度、行政区域位置、交通位置应标明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状况。,并附上地理位置图。
2。一般地质条件。根据现有资料,仅应选择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简要说明当地地质情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结构的基本形态(岩层、断层和裂隙等。)及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化学风化、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
如果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与地质条件无关,可以不描述地质现状。
在评价矿山等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与建设项目直接相关的地质构造,如断层、裂隙、塌陷、地面沉降等。,应该详细描述。一些特别有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也应该加以解释。如有必要,应附有附图加以说明。如果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就要做一定的实地调查。
3。地形地貌概况。根据现有资料,只需简要说明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即高低起伏)、周围地貌类型(山地、平原、河谷、丘陵、海岸等。),以及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害地貌现象,如果没有直接或间接威胁建设项目,可以简要说明其发展情况。
如果没有可用的信息,则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地形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详细描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的地形图,特别是可能直接危害建设项目或因项目建设而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必要时,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
4。气候气象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和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和冷月),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极端降水量,日照,主要天气特征(如梅雨,寒潮,冰雹,台风)等。
需要进行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除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HJ/T2.2
5的规定增加相关内容。建设项目未进行地表水环境单项影响评价的,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说明地表水情况,即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地表水各部分(河流、湖泊[水库1]和海湾)与地下水的关系,地表水的水文特征和水质状况,地表水的污染源。
如果建设项目建在海边,不需要对海湾进行单项影响评价,应根据现有资料有选择地叙述部分或全部内容,以说明海湾的环境状况,即海洋资源和利用、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水质状况和污染源等。
如需对建设项目的地表水(包括海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除上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应根据HJ/T2.3
6的规定增加相关内容。地下水环境当建设项目未进行与地下水直接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对以下内容进行整体或部分简要描述:当地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水质、污染源等。如果需要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行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化学特征、污染源、水的储量和运动状态、水质的演变和趋势、水源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水文地质中含水层的特征、承压水状况等。当数据不完整时,应进行现场取样和分析。
7。大气环境质量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大气环境单项影响评价,根据现有资料,应简要说明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需要进行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除详细描述上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应根据HJ/T2.2
8的规定增加相关内容。水土流失建设项目未进行与土壤直接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对以下内容进行整体或部分简要描述:建设项目周边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肥力及利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状况、建设项目周边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
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除详细描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行进一步调查: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结构、土壤的原生和次生污染、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面积、元素和损失等。,并应附上土壤图。
9。动物、植物和生态。如果未进行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但项目规模较大时,应根据现有资料简要描述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和生长情况),是否有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濒危或可作为资源利用的野生动植物,当地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沼泽等。如果建设项目规模较小,没有进行生态影响评价,这部分就不描述了。
如需进行生态影响评价,除详细描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行进一步调查:该地区主要动植物名录、生态系统生产力、物质循环状况、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污染源等。
10。噪声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单项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不需要描述环境噪声现状;如果需要进行这种评价,应根据噪声影响预测的需要确定现状调查的内容。?
了解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口等)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调查。1 .社会经济将根据现有资料简要描述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1)人口包括居住区的分布和特征、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
(2)工业和能源包括建设项目周围现有厂矿的分布、产业结构、工业:产值、能源供应和消费方式等。
(3)农业和土地利用包括耕地面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构成和产量、农业总产值和土地利用状况;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土壤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附土地利用图。
(4)运输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运输的概况,以及与建设项目的关系。
(5)文物和“珍贵”景观文物是指遗留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迹,一般包括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碑,或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
“珍贵”景观一般是指具有珍贵价值、必须加以保护的特定地理区域或现象,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疗养区、温泉和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等。
如果不进行这方面的影响评价,只需根据现有资料,概述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边有哪些重要的文物古迹和“珍贵”的景观;或“珍贵”景观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其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或地方政府的保护政策法规。
建设项目需要进行文物或“珍贵”景观影响评价的,除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现有资料和必要的实地调查,进一步描述文物或“珍贵”景观对人类活动敏感部位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易受那些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影响,目前是否有破坏的迹象及其原因,污染或其他影响的主要来源,景观外貌特征,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内的珍贵动植物物种,文物或“珍贵”景观的价值(包括经济、政治、美学、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等。).
(6)人群健康状况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毒性时,应进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调查。调查时,应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和建设项目拟排放污染物的特点选择指标。
(7)电磁波、振动、地面沉降等其他项目。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查。
(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熟悉空气污染源的分类。1.根据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分为点源、线源、面源和面源。2.根据污染物排放时间,分为连续源、瞬时源和间歇源。3.根据排放形式,分为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4.根据几何高度,分为地面源和架空源。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指导(四)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