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三)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三),第1张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三),第2张

3.0桥梁转体施工的应用
3.1国外的应用
垂直转体法最早出现在转体施工法中。意大利在20世纪50年代用这种方法建造了多姆斯河大桥,桥跨70m;德国的Argentobel桥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建造的一座跨度为150m的桥梁。竖向位置利用地形或脚手架浇筑混凝土拱肋,然后从两侧逐渐放下拱肋,形成拱。2001年底,日本神原谷大桥采用垂直转体法建成,是一座跨度为135米的混凝土拱桥。这种竖向转体法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肋拱桥。跨度增大时,拱肋过长,竖向架设过高,旋转不易控制,一般只用于中小跨度。
翻译法于1976年首次应用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多瑙河运河大桥。该桥为斜拉桥,跨度为55.7m+119m+55.7m,转体重量为4000t。此后,该翻译方法在法国、德国、日本、比利时、中国等国家得到应用。除斜拉桥外,采用水平转体法施工的桥梁还有T型桥、钢桁梁桥、预应力连续梁桥和拱桥。到目前为止,是比利时的本& # 8226;艾因桥。该桥为斜拉桥,跨度为3×42m+168m,转体重量为19500t,于1991年建成。
3.2国内应用
1975年,我国桥梁工作者开始研究拱桥转体施工技术,并于1977年在四川省遂宁县首次建成跨度为70m的钢筋混凝土箱形肋拱。此后,水平转体法在山区钢筋混凝土拱桥中得到推广应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采用水平转体法施工的拱桥跨度均小于100m,且均采用配重转体施工。为了解决大跨度拱桥转体重量大的问题,我国桥梁专家提出了不平衡转体的施工方法,并于1987年在跨度为122m的四川巫山龙门大桥试验桥成功实施。1988年,四川涪陵乌江大桥采用该方法转体成功,使我国拱桥跨径首次跃上200米大关。
随着转体施工技术的进步,主要是转体结构中摩擦系数的降低和牵引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在我国的斜拉桥和刚构桥中也得到了应用,并从山区推广到平原地区,尤其是立交桥的建设。如1980年四川省金川县曾大桥(独塔斜拉桥,转体重量L344t);1985年,江西贵溪跨线桥(斜腿刚构桥,转体重量1100t);1990年四川绵阳大桥(T型桥,转体重量2350T);1997年,山东大李营立交桥(刚性斜拉桥,转体重量3040t);1998年,贵州都拉营大桥(T型桥,转体重量7100t)。
北京石景山混凝土斜拉桥于2003年8月6日竣工。该桥是北京五环标志性工程,位于北京石景山南站咽喉地带。电气化铁路7条,远期规划1l,交通密度高。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列火车经过。为避免频繁干扰铁路,采用转体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斜拉桥。该桥主桥为45m+65m+95m+40m四跨连续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转体结构总重量为140000kN,直接依靠主牵引系统实现转体和精确定位,最终合拢误差为2mm。近10年来,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和发展。拱桥向轻型化和大跨度发展成为可能,转体施工法也广泛应用于这类桥梁。在竖向转体方面,虽然我国在80年代初就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桁架拱的施工中,但其应用一直没有得到推广。1996年建成的三峡莲沱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114米)和1999年建成的广西元江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175米)采用了竖向转体法。后者的立转系统采用了液压同步升降技术,使立转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徐州京杭运河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主跨235米)也将采用该技术进行竖转施工。2001年,贵州北盘江大桥是第一座采用钢管拱结构的铁路桥,跨度236m,转体重量102300kNo。在水平转体方面,1996年建成的三峡黄柏河和下劳溪两座钢管混凝土上承式拱桥均采用该方法施工,两座桥的主跨均为160m,转体重量为3500t。
更重要的是,垂直转体与平面转体相结合的方法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应用,使桥梁转体施工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5年,安阳文峰路135米钢管混凝土拱桥首次采用该方法转体成功。
1999年10月,广州丫髻沙大桥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合龙,2000年6月建成通车。丫髻沙大桥主跨360米(净跨344米),平移重量13685吨。
4.0总结
转体施工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桥梁施工方法。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这种方法将更安全、更可靠、操作更简单、实施更快、成本更低。它将在桥梁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应用(三)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