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考试分析

2008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考试分析,第1张

2008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考试分析,第2张

第一部分是真题考试分析
国家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是金融专业的必修课;《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一书共12章,各章分值分布如下表所示。如果不考虑案例题的因素,每章的分数相对均衡。
2007年考试成绩分布
第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八章
五章
五章
五章
五章
五章
五章
五章
五章[/Br/]这种分数的均衡分布,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尽可能多地看到每一章的知识点。
二。复习重点
纵观近几年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的考题,建议学生重点复习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知识:
(1)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此类题型在金融专业考试中的比重,如2007年考题第一题“金融租赁公司属于第六题“基础货币等于()”和第二十二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制度属于()”都是概念的理解题。这类题考验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掌握。所以学生在复习的时候看到课本上有这样的表达,一定要多看几遍。
一般来说,概念题有以下几类:
1。概念的别称。每年对一些概念都有别称,比如2007年第二题“货币市场工具一般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对利率敏感等特点,有()”的美誉。
2。概念的核心内容和属性。比如2007年的题目ll,“项目融资的所有协议中,最核心的协议是()”;问题34,“远期合同的作用在于()”等。
3。概念的本质。比如2007年第三题“证券回购业务实际上是一种()行为”;问题5“信托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财产管理制度,其本质是()”。
4。概念的定义。比如2007年的第l4篇“资产证券化中,将原所有者的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公司(SPV)必须通过真实出售的方式进行。这里的实卖是指()”;问题26:“商业银行的经营
是指其各项经营活动()”。
(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类考题测试的是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这类题在考试中的比重也很高。比如2007年第7题“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11%,现金漏损率h=5%,则存款乘数为()”;问题21,“假设美元利率为6%,人民币利率为2%,那么三个月远期美元兑人民币()”;问题44,“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
(3)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
商业银行监管中的一些强制性规定,如巴塞尔协议、外债比例等,是金融专业考试中常见的命题点。如2007年第27题“根据银监会相关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006年案例问题4等。
(四)一些结论性的说法
金融专业的考试以标准化的单项选择题为主,没有问答。复习时,学生描述一些程序性的内容,如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融资结构的发展趋势、改善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条件等,涉及到中国一些金融现象的发展演变。不需要看,最多能了解到结论。因为只有这样的结论性陈述才能写进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比如2007年第四题“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人民币已经实现()”,这是对人民币最终可兑换的表述。几次汇改,学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阅读这类知识。
(五)注意书上的例题
很多同学一看到书上的例题,就觉得这肯定不是重点,就略过了。事实上,恰恰相反。多年的辅导告诉我们,例题恰好是书中的重点,需要我们仔细看。书中的例题集中在存款货币的创造,利率、收益率、汇率的计算,年度考试的几道计算题都来自于此。比如2007年第9题“如果存款乘数K=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不考虑其他因素,超额准备金率E为()”;2007年问题l7,“面值l00元的债券,按照5元利息,10年后偿还时的名义收益率为(),当年市场利率为4%”。
(六)金融家的名字和理论
每年都有3-4个所谓的理论问题,一般是基于金融经济学家的观点或者他的货币需求公式。比如2007年第56题“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直接把金融抑制的原因归结为金融管制,所以他们也把金融深化等同于()”,2007年第58题“根据稳态增长条件(产出、劳动和资本同速率增长),托宾的稳态条件下的货币经济增长模型是()”等。对于这类题型,建议同学们认真记住公式的一些关键符号。因为是标准化的题,所以不需要你自己去背公式,需要你去认,把它们和金融家的名字联系起来。
三。关于案例题
很多同学反映案例题比较难,不知道怎么复习。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经过多年的辅导,发现最难的是单项选择题。因为题量大,年复一年的重复考试,命题老师总是在那里东张西望,最后找到几道题,设计出来的题往往很难答。有些选择题很明显。书中列举了几层,一眼就能看出是做选择题的地方。因为选择题一共20道,所以书的l2章只能在每章的重点章节和重点概念中命题,所以选择题不难答。案例的难点在于所考知识点是否互相熟悉。如果彼此非常熟悉,肯定会装。如果不熟悉,会比较麻烦。从答案的构成来看,案例题多为单项选择题,真题选择题很少。
其实书里只有几章可以给出案例题。你可以先整理一下。常见的有:第4、5、6、9、10章,涉及利率、汇率、商业银行经营、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等知识点。学生可以先把这些知识点看几遍。另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排除。一般来说,如果这个知识点去年考了,明年再考的可能性不大。比如2006年案例题4,讲的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2007年,不是关于这方面的;2008年,有可能再拿到。2008年通货膨胀很厉害,增加了这方面的可能性。同时,存款货币创造、资产证券化等内容也不排除出现个案问题。
四。应试技巧
关于应试技巧,我们建议同学们多读读本系列《经济基础知识》中提倡的三种方法:仔细分析题意;掀开面纱,直奔主题;排除法。以下面2007年的考题,给同学们做一些示范:
(1)仔细分析题意
07—3。证券回购业务实际上是一种()行为。
A .证券交易b .短期质押融资
C .商业贷款d .信用贷款
证券回购是指证券的卖方临时转让证券,证券的买方向卖方提供相应的资金。卖方未按约定条件回购证券的,证券买方有权处理该证券。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回购业务属于短期质押融资。
07—51。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匹配导致的财务风险是()。
A .流动性风险b .国别风险
C .操作风险d .市场风险
考核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导致的问题,应该是流动性的问题,就像你把所有的钱都存一个定期一样。家里急需用钱的时候,肯定是取不出来的。道理是一模一样的。仔细检查后,你应该选择答案。
07—48。下列不属于公开市场业务优点的是()。
A .可以稳定证券市场。b .很容易扭转货币政策。
C .政策有短暂的时滞。d .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是灵活的。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主动性和灵活性强,缺点是时滞长,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这个问题是“不属于”,有这种反问的同学一定要审题清楚。
(2)掀开面纱。言归正传。政府发行公债后,其“挤出效应”使得私人部门的投资()。
A .规模扩张b .规模缩减
C .效益提升d .效益缩减
政府通过发行公债的方式将私人资金转移到自己手中。一旦货币被政府控制,私人部门就不能再使用同样的货币,这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私人部门的投资规模只能减少。
07—40。在黄金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中,除了黄金外汇储备的多少影响货币供应量
,还有()。
A .黄金价格和汇率的变化b .信贷平衡
C .金融平衡d .进出口状况
这个问题可以从题目中已经讲过的信息直接回答。外汇占款肯定对货币供应量有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量,二是对应的价格。数量已经告诉你了,接下来当然是选择价格,所以正确答案是A.
(三)排除法
07—35。期权与其他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区别在于买卖双方交易风险的分配()。
A .确定性b .不确定性
C .对称性d .不对称性
首先排除AB选项,因为衍生品是风险管理工具,都是针对不确定性的,这是它们的共性,而不是差异;再看一下CD选项,可以得出D是对的结论。为什么?期权作为期权出售,买方只支付期权的价格,而不支付标的物本身的价格,这样就呈现出一种不对称性。答案D是正确的。
07—50。在经济学中,充分就业的含义是指()。
A .社会劳动力是100%就业的
B .所有有能力的劳动力都可以随时找到合适的工作
C .劳动力不是100%就业的,至少应该排除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
D .西方国家一般认为失业率在10%以下就是充分就业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不能算作失业。这些人不需要政府救济,因为他们愿意留在家里当“失业大军”。这些人应该排除在外,所以答案C是正确的。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2008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考试分析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