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第1张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第2张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

1.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有黑色粪便。幽门以上出血常伴有呕血。如果出血量少,速度慢,可能不会吐血。反之,幽门以下出血,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可表现为因血液反流至胃腔引起恶心呕吐而呕血。

呕血呈棕褐色和咖啡渣状,如果出血量大,且没有充分混合胃酸而呕吐,则呈鲜红色或有血块。黑色大便呈焦油状,粘稠有光泽。出血量大时,血液在肠内运动快,大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

2.出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量迅速减少导致外周循环衰竭。一般表现为头晕、心悸、乏力、突然站起、晕厥、四肢冷感、心率加快、低血压等。严重者处于休克状态。

3.贫血和血象变化

急性大出血后,所有患者均出现出血性贫血,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下降,但出血早期无明显变化。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稀释血液。贫血通常在3-4小时后才出现,出血后24-72小时血液稀释到极限。

急性出血患者为阳性细胞色素沉着性贫血。出血后骨髓有明显的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红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者为小细胞色素减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在出血后24小时内升高,出血后4-7天达50.4-15%,以后逐渐降至正常。如果不止血,网织红细胞会继续升高。

上消化道大出血持续2-5小时,白细胞计数升至(10-20)×109L,止血后2-3天恢复正常。但肝硬化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计数不会升高。

4.发烧。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可出现低热,3 ~ 5天后恢复正常。发热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外周循环衰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5.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的消化产物被肠道吸收,可使血尿素氮浓度暂时升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升高,约24-48h达高峰,大部分不超过14.3mmol/L(40mg/dl (40mg/dl),3-4天后降至正常。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