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醇沉工艺及设备浅析
1
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常用乙醇沉淀法对中药提取液进行纯化精制。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先将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其中提取出生物碱、有机酸盐、氨基酸等水溶性有效成分,也提取出许多水溶性杂质。醇沉法利用了有效成分可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加入乙醇后,有效成分溶解在乙醇中,杂质析出。醇沉的目的是去除杂质,保留药物的有效成分。因此,醇沉单元操作技术及其设备的适用性将与中药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与产品的剂型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2影响醇沉过程的因素2。1初糊的浓度和温度
为了保证醇沉时尽可能除去杂质,同时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和乙醇的消耗,药材的煎煮一般要浓缩到一定的初糊浓度。如果初始膏体浓度过高,药液的粘度会较高,乙醇难以与药液充分接触,产生的沉淀容易包裹药液,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如果初始膏体浓度太低,药液量就大,会消耗大量的乙醇。因此,在水提醇沉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初始糊浓度至关重要。孙等[1]对板蓝根水提物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初始糊浓度在1∶1 ~ 1∶2之间。实验和文献数据分析表明,初始糊的浓度不是决定醇沉过程分离纯化的关键因素,但它决定了乙醇的最小用量。2.2乙醇用量和乙醇浓度
通常情况下,酒精含量在50 ~ 60时可以去除淀粉等杂质;当酒精含量达到60%时,无机盐开始沉淀;酒精含量在75%以上时,可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当酒精含量在80%以上时,淀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等杂质几乎都能除去,但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等不易除去[2]。
醇沉液中乙醇含量的高低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密切相关。随着醇沉液中醇含量的增加,沉淀速度加快[3]。通常醇沉液中的酒精含量在60-75之间。如果沉淀的酒精含量在70和75之间,通常建议使用约90%的乙醇。此时消耗的乙醇体积很小。与95%乙醇相比,回收和蒸馏容易得多,乙醇单耗和能耗也低。如果醇沉淀溶液的醇含量低,则所用乙醇的浓度可以相应地更低。
肖琼[4]等人专门研究了乙醇浓度和总量对中药醇沉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总量低于一定的乙醇临界量时,乙醇可溶物的量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高于乙醇的临界总量时,增加趋势减缓,直至不再增加。2.3酒精沉淀温度和时间酒精沉淀时间与罐内液体温度直接相关。酒精沉淀的低温加速了沉淀物的沉淀和沉降,要求静置时间短,否则时间长。
加酒精时,药液温度不能太高,主要是防止乙醇蒸发损失。一般含酒精的药液缓慢冷却至室温后,移至冷库,在5 ~ 10℃保持24 ~ 48小时。含酒精的药液如果冷却过快,颗粒碰撞的机会会减少,沉淀出来的颗粒会很细,很难过滤。可见,静置时间长是运行周期长的主要原因。2.4加入乙醇的方法
在中药生产的醇沉过程中,主要是在常温或低温下向提取液中引入乙醇进行沉淀,在醇沉开始时加入大量的高浓度乙醇。如果搅拌不均匀不能分散酒精,局部区域酒精含量过高,淀粉和蛋白质迅速沉淀,包裹在浓缩液中。随着乙醇的增加,涂层越来越致密,越来越难分散,必然影响乙醇沉淀的效果。单独醇沉或梯度逐渐增加乙醇浓度,有利于去除杂质,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5]。然而,此时醇沉淀操作很麻烦,并且乙醇的量也很大。
有时为了减少乙醇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将水煎提取液浓缩至规定比重,然后放入沉淀桶中沉淀24小时。丢弃沉淀物,然后加入乙醇进行沉淀[6]。2.5搅拌速度
搅拌在醇沉中的作用与其他工艺过程类似,有利于增加药液与乙醇的接触面积,提高药液与乙醇的均匀性。
一般来说,随着酒精含量的增加,沉淀速度加快,沉淀完全。当酒精含量达到80时,几乎可以除去所有的蛋白质、多糖和无机盐杂质。但随着醇沉浓度的增加,有效成分容易被沉淀物包裹,造成损失。因此,醇沉过程中,应加大搅拌速度,缓慢加入乙醇,避免药液中局部乙醇浓度过高,造成有效成分被沉淀物包裹而损失。因此,在醇沉过程中,搅拌速度应该有一个合适的范围。搅拌速度过快,能耗增加,噪音增大,对设备材料要求提高。另外,搅拌速度过快会使沉淀的颗粒过小,难以过滤;如果搅拌速度过慢,药液中局部乙醇浓度过高,沉淀物会包裹住有效成分,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同时沉淀物会粘连,过滤分离困难。因此,应根据体系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搅拌速度和乙醇的加入速度。2.6原药材的影响
原药材的特性和预处理工艺影响所用乙醇的浓度和乙醇沉淀的效果。涂齐家[6]发现,如果所用的原药材是新的(即当年采收的药材),药材中糖和粘液较多,浓缩浸膏粘稠,难以制粒。此时,酒精沉淀浓度应高于88。如果原药材是历年采集的旧货,或存放一年以上,粉末性强,醇沉用的乙醇浓度为88。为了改进榕树黄酮的提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柯荣[7]等。比较不同比例乙醇沉淀的结果,得出自然干燥叶总黄酮提取率高于烘干叶,其沉淀效果与文献报道一致[8]。3目前醇沉工艺的缺点(1)醇沉工艺操作周期长。目前影响醇沉操作周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提取液通常冷却到室温或更低后再加入乙醇;第二,醇沉后,静置24 ~ 48小时,才能提取上清液。有些药材一次醇沉杂质沉淀不完全,特别是容易出现包裹浓缩液的现象,需要多次醇沉操作。随着醇沉次数的增加,乙醇的消耗量、单耗和能耗也相应增加。丁平[9]等。研究了醇沉次数和浓度对醇沉除杂效果的影响。(2)排渣困难。酒精沉淀后的大量沉淀物静置后堆积在罐底,导致沉降罐排渣困难。提取上清液后,往往需要再次加入热水将沉淀物融化后才能排出,而且有些沉淀物是粘稠的糊状物,只有挤压后才能排出,使得沉淀物处理的过程耗时耗力。有的厂家为了解决排渣问题,在沉淀池中增加了后续固液分离装置,用机械方法将沉淀物粉碎后排放。(3)上清液提取过程困难。通常沉降槽装有手动摇杆来控制槽内清液管道的液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看清槽内液位。此外,沉积在罐底的沉淀物不会处于理想的水平,所以上清液往往会提取不完全,造成乙醇的损失和有效成分的损失。(4)乙醇消耗量大。醇沉次数的增加,沉淀物的堆积,上清液提取不完全,都会导致乙醇用量的增加。李耀[10]等人从数学推理的角度对中药生产中水提醇沉的含醇量进行了探讨,得出了酒量的经验公式。(5)有效成分流失严重[11 ~ 13]。由于醇沉过程中大量沉淀物的出现,会使一些有效成分被吸附包埋,造成损失。韩等研究了水提醇沉对中药各种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沉后有效成分的损失为10 ~ 50[14]。(6)成品的稳定性差。一方面,醇沉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损失使药物质量难以稳定;另一方面,用酒精处理过的液体制剂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沉淀和粘壁。4醇沉设备
目前国内中药生产厂家使用的醇沉设备由带夹套的筒体、椭圆形封头、锥形底的筒体和特制的微调旋转式出液管组成。锥体底部的锥角为60 ~ 90℃。酒精沉淀后,杂质沉积在锥底,清液通过管道吸出。罐底部应安装球阀(泥浆或悬浮泥沙排渣)或气动出渣口(渣土排渣)。
一般来说,沉降槽的搅拌速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系统的特性来调节速度。操作时开始搅拌,加入乙醇,因为乙醇是直接通过管道加入的。因此药液中乙醇的局部浓度过高,容易包裹浓缩液产生块状沉淀。因此,目前使用的沉降罐搅拌效果普遍较差,不利于药液中乙醇的分散和混合,导致有效成分损失,产生块状沉淀物,不利于排渣。因此,酒精沉淀后,需要长时间静置,使药液与沉淀物分离。沉降后,打开上清液排放阀,抽出上清液,通过转动手轮微调罐内出液管的角度,通过沉降罐镜玻璃管上的玻璃管和上清液出液管观察出液口。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清晰地观察到罐内的液位,形成的沉淀物表面往往不是理想的平面。因此,沉淀后的上清液很难完全提取,尤其是形成絮状沉淀时,更难以操作,往往造成有效成分和乙醇的损失。同时,经过长时间静置沉淀后,形成的沉淀物往往会形成块状,用常规方法很难排出,尤其是处理粘性沉淀物时。结论
在醇沉工艺中,醇沉效率低、酒精消耗量大、排渣困难、醇沉操作周期长等问题长期制约着中药生产工艺的现代化进程。中药工程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和设备的提高。醇沉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应与所采用的工艺相适应。从改变醇沉工艺入手,以改善沉淀物颗粒的成型状态为目标,针对目前醇沉工艺中沉淀物排泄困难、沉淀物与药液分离困难、乙醇消耗过多等弊端,特别是沉淀物和药液的分离不能用简易装置进行的矛盾,使醇沉工艺和装置适应现代工程发展的需要。
以改变沉淀物的颗粒形成状态为研究目的的新型沉降罐[15]配备有乙醇分配器和变速搅拌桨,使得形成的沉淀物为易于从液体中分离的松散颗粒。该装置大大缩短了醇沉的操作周期,可以直接进行固液分离,无需长时间静止分层,沉淀物与药液完全分离。实验数据表明,新型沉淀装置对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没有改变,是一种有效的新型酒精沉淀装置。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