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与联想:代理IBM到收购IBM全球PC业务(图
1985年,柳传志第一次参加IBM代理商大会,特意穿上父亲的西装,坐在最后一排。近20年后,联想收购了世界电脑公司IBM的PC部门。
联想企业家柳传志的近照
联想创业时的小平房
1992年,联想的前身“计算公司”。
今天的联想总部
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
在《财富》杂志2008年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499位,进入全球企业500强,成为中国上榜企业中唯一的新兴科技企业。短短24年,联想已经成为中国的IT制造商和中国PC行业的领导者。
一个20平米的山寨公司成立了。
20万投入三权。
1976年,从部队转业的柳传志到中科院计算所磁记录实验室做磁带线路研究。他看到了当时科技人员的三大问题:经济窘迫,平均月薪60元,三代同堂;人才积压闲置,大量科技人员无所事事;科研体制与国民经济脱节,大量科技成果白白沉睡。“这种状态让人不知所措,无法自拔。”。
1984年,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科学院院长周鼓励大家去尝试改革。经过五年的计算,皇粮将被切断。柳传志等人率先走出中科院,成立了一家新兴科技公司。
1984年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开发公司”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成立。当时创业公司11个人,房子分两个房间,外面两个板凳,靠墙一字排开,后面两张三屉桌,就是全部家当。算算初期投资20万给公司,还有关键的“三权”:经营权、财权、人事权。
公司开业后,计算招了一些人。很快,公司架构初具规模,下设技术开发部、工程部、业务部和一个办公室。
贸易也“倒置”彩色电视机。
被骗巨款14万元
公司最初的业务设计是将市场需求与研究所成果对接,交易后收取中介费。但是推广起来真的很难。有真实需求的单位也会主动找市场,公司对外面的市场是完全视而不见的。中关村大街的第一批新兴科技企业只能从科贸做起——北京人管它叫“暴利一条街”。
柳传志的公司“击倒”了电子表、旱冰鞋,甚至运动裤。一位员工得到消息:有大量彩电,可以卖掉赚差价。这项业务需要先投入14万元,柳传志也一再交待:“仔细核对情况,看到东西才能付款”。员工拍着胸脯,说自己亲眼看到的货,然后把钱送过来。14万元的启动资金一去不复返了,柳传志连砖头都要背。
这件事应该是形成联想“求实”管理和文化的重要触发点之一。
接受IBM电脑开始盈利。
生产拳头产品联想汉卡
让英文电脑有中文环境。
公司的第一桶金还是来自这口计算之井。中科院进口了500台IBM电脑,把验收、组装、培训、维护等技术服务交给公司,赚了70万。
1985年初,柳传志得知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倪光南研究员有一项技术叫“LX-80联想汉字系统”。这种东西,俗称“汉卡”,由三块电路板和一套软件系统组成。插上电脑,可以直接识别输入汉字;进口电脑只能在英文环境下运行。倪光南的汉卡还有“联想功能”,汉字输入速度快。
说服柳传志,倪光南带着汉卡来到公司,联想汉卡当年盈利。1989年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开发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
贸易和技术发展到技术、工业和贸易。
中关村企业这样走向国际。
汉卡生产逐步工程化、规模化,公司在经营理念上进一步明确了技术驱动和市场驱动的关系。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出,汉卡逐渐淡出市场。但联想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逐渐发展到生产电脑主板和联想品牌电脑,走上了一条贸易、工业、技术的发展道路。从贸易和工业技术到今天的自主创新技术,拥有工业化生产能力,直接开拓海外市场,联想是中关村大街上独一无二的佼佼者。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