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第四章(2)

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第四章(2),第1张

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第四章(2),第2张

强化阶段:哲学知识点详解第四章(2)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人的片面性、现象和事物外部关系的反映。

感性认知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事物个体特征(如颜色、形状、声音等)的反映。).它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的起点。知觉是大脑中结合对事物的感觉而形成的整体知觉形象,是比感觉更高层次的认知形式。表征是大脑对过去知觉形象的回忆,是知觉知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征依次发展,初步呈现出认知发展从部分到整体、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但都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感知的特点是直接和可视化。它是事物的直接反映,所以是可靠的。但是,这种可靠的知识只限于反映事物的外在形象和表面特征,所以是有限的。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反映事物的总体性、本质和内在联系。

理性认知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相似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的反映。概念是泛化的结果,已经超越了感性直观。这一概念的形成标志着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判断是借助概念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肯定或否定,是概念所包含的矛盾的展开。推理就是从事物的联系中,由已知的判断推导出未知的判断。

理性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能从现象到本质,深化人的认知,所以比感性认知更高级。同时,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容易脱离实际,扭曲现实。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性质不同的阶段。同时又是统一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现象才能揭示本质,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总结和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需要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和现象的反映,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感性认识必须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人的实际认知过程中,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知,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知。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的,并以概念、判断等理性认识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以感性材料为基础,理性认识要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理性认识包含感性认识。总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分割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实践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也犯过类似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错误。实践中的经验主义片面夸大了感性经验的作用。教条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从书上出发,把理论当成永恒的教条,生搬硬套。

5.在实践的基础上,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动态飞跃。要正确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通过实践和调查,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工创造这些感性材料。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实现认知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第二,从理性到实践

1.从理性认识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更有意义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这需要理论指导。只有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归实践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这两次认识的飞跃是不同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终点。

2.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是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一般的东西,而实践中涉及的问题和事物是个别的、具体的。个体比一般丰富得多,一般永远代替不了个体。因此,要实现第二次飞跃,不能生搬硬套理论,而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事既有一般理论指导又符合具体实际的实践活动。

第二,要把对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求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事物的现有形式,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要实现第二次飞跃,既要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又要把一般理论与人的需求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实现的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方案。只有这样,理论才能付诸实践。

第三,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另外,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实践之前,一定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实验,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大规模大规模实践失败,造成巨大损失。

第三,意识运动的不断重复和无限发展。

1.认知过程是重复的。人对复杂事物的认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需要经历多次从实践到认知,从认知到实践的反复。从客观条件看,事物是复杂的,有一个揭露事物本质的过程,而人们的认识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技条件的限制。从主观条件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所以在认识的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来完成。

2.认识的过程是无限的。因为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无止境的。

3.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相结合,就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是无穷无尽的”,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4.认识辩证运动的过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统一。它们的统一是具体的,即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在一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相一致,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一致。二者的统一是历史性的,即主体认识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人们的认识滞后于或超越了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离开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原理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它是社会实践和群众认知的主体。在认识发展过程中,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是深入群众,收集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智慧、意见和要求,经过整理和研究,形成领导者的意见和政策的过程。实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就是在群众中宣传领导的意见和政策,并在实践中加以指导,也就是在群众中宣传领导的意见和政策,在实践中加以指导,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修正和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永无止境的发展,即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使领导的意见和政策越来越完善,并随着群众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意义。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第四章(2)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