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理失衡在于撕下身份标签
宿舍最容易出现人际关系问题。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价值观的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如果不能尊重、理解、包容他们的差异,就容易产生摩擦。然而,吕霄和晶晶的情况有点特殊。他们和宿舍其他成员相处融洽,说明人际交往能力没有问题,对差异基本包容。问题是它们互不相容。
吕霄和晶晶的这种交往,在校园里的贫困生和富生的人际交往中颇具代表性。究其原因,与他们分别来自“穷人”和“富人”群体有很大关系。
穷学生和富学生自然很难相处好。一方面,贫富差距意味着双方没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来进行共同的活动,彼此很难走得更近。因此,卢晓不参加“社庆日”的晚宴,可能不是行为古怪的借口,而是她确实没有经济能力参加;另一方面,贫富差距也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所以和普通学生相比,差生和富生在各方面的差异可能更大,在相处中产生摩擦的可能性也更大。
由贫富差距衍生出的社会比较给这种困难又增加了一层。社会攀比是人性中一种基本的、不可抑制的驱动力。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将成功的每一个衡量标准,比如财富、能力或个人魅力,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如果你在这些比较中处于劣势,人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抑郁、嫉妒。总的来说就是心理失衡。想想看,如果你还在为三餐的温饱发愁,而身边的人却在不停地谈论一双1000块钱的“便宜”鞋,恐怕谁都很难坦然接受。如果这种不平衡感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必然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只是贫困生不能轻易处理这样的心理不平衡。在这方面,社会需要承担一些责任。
社会是带着有色眼镜看贫困生的。只要提到他们,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孤僻”、“自卑”、“敏感”这些词。陈密说吕霄“虽然是个穷学生,但一点也不敏感脆弱”,晶晶说“也许穷人才会有怪脾气”,都说明了这一点。
刻板印象会让差生感到很大的压力,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超越一般的标准,让别人相信自己虽然穷,但并不怪异;为了摆脱人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贫穷”联系在一起的刻板印象。楼在宿舍热心助人,虽然是她长期独立生活能力和热心天性的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她为了走出贫困现状框框,得到大家认可而刻意做出的努力。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穷学生,要让他们在富家子弟的优裕生活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落甚至嫉妒,无异于承认刻板印象是对的,抹杀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努力。这对他们来说很难接受。
潜意识不愿意承认现实,心理压力和紧张需要寻找一个出口,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吕霄的情绪被晶晶以“每一项作业都完成不了”、“不考虑别人感受”等理由合理化了。然而,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同学身上,卢晓可能会有更宽容的态度。晶晶失恋后哭了,卢晓也责怪她。这种看似不人道的做法表明,卢晓不是针对物,而是针对人。这种情况的发生也说明卢晓的处理方式有问题。长此以往,这种不面对现实,掩盖问题的做法,只能恶化双方的人际关系。
既然原因都和贫富差异有关,那么打破这种交往困境的关键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撕掉自己身上“穷”和“富”的标签,像普通同学一样相处。对吕霄来说,有必要放下包袱。想要别人不关注你的“贫穷”状态,首先要关注自己。这就需要彻底的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贫穷现状,接纳贫穷可能给自己打上的印记,接纳别人因为“贫穷”这个标签而对自己可能产生的不公平看法。做到了这一点,吕霄就可以看出,社会攀比导致的嫉妒、失落、焦虑其实是人的本性,与贫穷无关;而晶晶,虽然自理能力差,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本质上还是挺善良的。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和谐相处相对容易。
作为宿舍的一员,富家子弟晶晶有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宿舍群体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宿舍的内务卫生大家负责。宿舍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你要尊重别人空的房间等等。学不会,就不能总靠别人的包容和帮助。晶晶也需要考虑住宿舍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她真的想体验宿舍生活,那就要克制一点。一直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太特别,对你融入一个群体没有帮助。
撕掉贫穷和富有的标签,更容易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主动沟通,求同存异,换位思考,永远是解决人际问题的不二法宝。
位律师回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