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在线讲义:马哲第二章答疑解惑(二)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二)
7.马克思认为,“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是因为“实践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吗?怎么理解?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指出“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这在人类思想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上,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意识的三重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们被客观化为社会经济、政治和观念三种基本结构。
(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实践得以进行的方式。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
(4)从实践中认识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生产实践的内部结构即生产方式来认识和解剖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所以,“实践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
8.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关系?
关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两点:
第一,从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特征和本质来看,这种相互作用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在自身中包含了这两种相互作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特征,但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不能归结为一般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不具备的全新关系,即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制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和需要,不断以自觉主动的活动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真实的客体。这种主客体之间的限制和超越,或者说限制中的超越,就是实践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本质。
其次,从实践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来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来实现的。主体的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将其本质力量转化为客体,即主体的对象化。客体的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客体的存在形式转变为主体的生命结构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了对象化形式,成为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9.为什么“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相似感觉的反映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从物体的机械运动,到低等原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再到高等动物的思维活动,本质上都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只是反应的形式不尽相同。哪怕你踢到一块和人类很不一样的石头,也会改变它原来的静止状态。虽然这和人类对外界的反应有很大不同,但没有本质区别。这就是所谓的“万事皆在”
(2)同时,这种观点承认感觉是物质的反映,即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也就是说意识对物质有主动权。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动态的反作用。所以“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相似感觉的反映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0.什么是庸俗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混淆物质与意识界限,不理解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抹杀意识本质的唯物主义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主张存在的第一性和思维的第二性。然而,思维和意识的过程和本质被完全扭曲和机械理解,意识被视为人脑分泌的一种汁液,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产生意识。这样就抹去了意识与物质的原则区别,否定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和影像,把人脑当作意识的源泉,从而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是一种非科学的世界观。还要认识到,庸俗唯物主义也应该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在物质起源这个根本点上还是正确的。
11.如何理解「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本文旨在阐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特别是语言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依赖于物质,从而揭示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这种依赖性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功能;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其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阐明意识的原始发生时,强调劳动的决定作用和劳动中产生的语言的作用,语言的产生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它离不开语言意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意识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记录和固定,意识是语言的精神内容。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意识。‘灵’从一开始就不吉利,它被物质‘纠缠’,在那里物质呈现出振动的空气层和声音,简而言之就是语言。语言和意识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1页)。因此,无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语言,还是人工语言(如国际语言、符号语言等。)后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12.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实现的存在,而人的存在是其实际的生命过程。”这句话怎么理解?
是意识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形象,意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动态反映,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以客观为基础)的辩证统一。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包括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是人类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其内容都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其次,从意识的主观差异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的根源是客观的。再次,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既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反映,也是对客观对象的扭曲或虚幻反映。然而,这种扭曲或虚幻的主观形象仍然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其物质“原型”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
所以,意识没有独立性,它始终依附于物质。正如问题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一种被实现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其实际的生命过程。”
位律师回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