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记忆之哲学篇6

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记忆之哲学篇6,第1张

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记忆之哲学篇6,第2张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在物质上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确认、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技革命不断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给现代科技革命以科学实践和方法论的指导,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借鉴。

(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既对立又统一: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精神,反对抽象的人文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和人的主体地位。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些合理的、有启发性的东西,力求在当代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更加完美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但就其理论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

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2)物质是一切可感知事物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的客观实在不能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相混淆;(3)这种客观现实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即物质是可认知的。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坚持不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和个别、共同和个别的关系。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既辩证又统一。

9.物质和运动

它是物质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各不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想象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想象一场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10.运动与静止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它是运动的尺度和环节。如果你不认识静止,运动就无法测量,你也无法理解它。(2)运动与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风起花落,宫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A.静不动,动不静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静是偶然。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B](2007年选择题第1题)。(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个断言的意思是

A.变化是世界的起源。b .世界只有变化,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C.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C](2006年选择题第1题)。否定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都是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11.材料运动和时间,空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与时间观空是统一的。运动体现为空之间时间持续性和广泛性的变化。时间,空和物质的关系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物质是时间空的内容,时间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确定内容的形式,形式离不开内容,但又是内容的表现形式。时间,空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时间作为物理运动的一种形式,是相对的。最近,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圆形轨道上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慢。这个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时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a .客观性b .有限性c .相对性d .一维性[c](2008年选择题第2题)。

12.实践构成了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实践是人们为达到某种主观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人类生活的根源和基础。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了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D.坚持从客观物质实践活动中认识现实世界[D](2008年选择题第1题)。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生产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人”。实践构成了人的特殊生命形式,即人的存在形式。实践具有物质性、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等特征。它有三种形式:改变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相对于意识,实践高于理论知识,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听了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讲座,有企业的同学觉得有点失望,问他:“你说的我们差不多都知道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之间差距这么大?”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只是知道,但我确实知道。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区别。”这句话说明实践高于理论知识,因为实践有

A.普遍有效性b .客观规律性c .主观能动性D .直接现实性[D](2008年选择题第3题)。

1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方面,主体根据有意识的目的和计划,运用物质的、智力的和语言的工具或手段,积极地改造、认识、利用和欣赏客体;另一方面,客体本身的条件和规律制约和限制着主体的一切活动。主客体之间的这种制约与超越的关系,或者说制约中的超越,就是主客体互动的本质。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践决策、实践目标制定、实践组织管理、实践结构检查。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如下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B.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

C.实践主体按照目的和方案通过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测试、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进行反馈调整【BCD】(2006年选择题第17题)。

14.自由世界和人类世界

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统一的过程中,同时形成了自由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统一。舒适世界和人类世界属于客观现实。它是现实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自然“人化”的过程也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类实践中生成的人化的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自由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而人类世界形成后,又反过来制约自然,不断改变自由世界的边界。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必然参与自然运动的全过程。

15.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它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本质上,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形象。是有意识物质的产物,而不是物质本身。从物质器官来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人脑的功能。它是人脑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来源。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在意识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也承认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广大农民深刻体会到:“要想口袋富,先要脑袋富”。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

A.精神是首要的,物质是次要的。b .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精神第一,物质第二[B]

(2005年选择题第1题)。意识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必须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不仅仅是人的智能本身,也不可能超越人的智能。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记忆之哲学篇6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