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笔记纲要(7)

英语语言学笔记纲要(7),第1张

英语语言学笔记纲要(7),第2张

第七章语用学

l什么是语用学?

语用学可以定义为对语境中意义的分析。

意义的语用分析首先关注的是对说话者/作者所传达的内容以及听者/读者所理解的内容的研究。

对意向意义的分析必然涉及对人们在特定语境中通过语言所做事情的解释。

预期的意思可能明确表达,也可能不明确表达。语用分析还探究了听者/读者是如何对交流的内容做出推断的。

两种对意义的语言学研究——语义学和语用学——有什么区别?

n语义学研究字面意义、结构意义或词汇意义,而语用学研究非字面意义、隐含意义、预期意义或说话人意义。

语义学与语境无关,脱离语境,而语用学依赖语境,脱离语境。

n语义学处理的是所说的内容,而语用学处理的是隐含的或推断的内容。

指示和指称

指示语是一个源于希腊语的词。这意味着通过语言来指向。说话人/作者用来标识某事物的表达方式称为指示表达。

脱离上下文,我们就无法理解含有指示词语的句子,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

根据指称内容,指示语可以分为人称指示、地点指示、时间指示和话语指示。

u人称指示语:我,我们,你,我,他等。

指示语:这里,那里,上面,超过,这个,那个…

l近端和远端术语

当某物靠近说话者时,使用近端术语;当某物远离说话者时,使用远端术语。

u时间指示:下一个…,由…,之前…等。

l时态:编码时间

u话语指示

回指:向后指

前向参考

指示中心——自我中心

言语行为

在语言交流中,人们不仅仅是交换信息。他们实际上在各种情况下通过说话或写作来做一些事情。通过说话实施的行为称为言语行为。

施为句

u隐含的施为——这里很冷。

u明确的施为——请关上门。

言语行为的类型

言内言语行为——造句的行为

言外言语行为——意图

言后言语行为——效果

在这些维度中,最重要的是言外行为。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会对话语的言外行为做出反应,因为这是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果一个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说,“我没有粉笔了”,这个说的行为是言内行为,要粉笔的行为是言外行为,这个话语产生的效果——一个学生去拿粉笔——是言后行为。

在英语中,言外行为也被赋予特定的标签,如请求、警告、承诺、邀请、恭维、抱怨、道歉、提议、拒绝等。这些特定的标签命名各种语音功能。

由于功能不一定与形式相对应,言语行为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u塞尔:两种交流方式(表演行为)

l直接言语行为:关门。

l间接言语行为:这里很冷。

u为什么人们在社交中经常间接说话?

不同的社会变量:年龄、性别、社会条件

礼貌:交际策略

间接言语行为与得体性有关。

间接言语行为是出于礼貌,而不是相反。做出恰当的选择并不一定意味着间接言语行为。

l合作与含义

会话含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参与会话的说话者和听话者通常是相互合作的。换句话说,当人们在相互交谈时,他们必须设法顺利和成功地交谈。在接受说话者的预设时,听者必须假设说话者没有试图误导他们。这种合作意识就是人们在交谈时通常不会试图混淆、欺骗或隐瞒彼此的相关信息。

然而,在真实的交流中,说话人的意图往往不是他或她所说的字面意思。话语中隐含的真实意图被称为会话含义。例如:

你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吗?

嗯,送牛奶的已经来了。

在这个小对话中,A在问B时间,但是B没有直接回答。这表明B可能也没有准确的时间,但通过说“送牛奶的来了”,他实际上是在给一个粗略的时间。B给出的答案与单词的字面意思有关,但不仅仅如此。在交流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会话含义理论旨在解释听者如何通过话语来推断说话者的意图。

对会话含义的研究始于美国哲学家Grice (1967)。他认为,在日常交流中,人们遵守一套相互合作的基本规则,以便通过交谈进行有效的交流。他把这一套规则称为合作原则(CP ),详细阐述为四个子原则(准则),即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

在对话发生的阶段,根据你所参与的对话交流的公认目的或方向,做出你所需要的对话贡献。这些准则是:

l数量

n根据需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为了当前的交流目的)。

不要让你的贡献比要求的信息更多。

质量——努力让你的贡献真实可信。

不要说你认为是假的话。

不要说你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l关系——切题。

l态度——要清晰。

避免表达含糊不清。

避免歧义。

简明扼要(避免不必要的冗长)。

保持秩序。

我们假设人们通常会提供适量的信息,也就是说,他们会清楚地说出相关的事实。Grice给出的合作原则是一个理想化的交际案例。

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演讲者并没有完全遵守这些原则。但是听者会认为说话者“在更深的程度上”遵守了这些原则。例如:

比尔在哪里?

苏的房子外面有一辆黄色的汽车。

u在[2]中,说话者B似乎在违背量和关系的准则,但我们也假设B还在遵守CP,思考A的问题和B答案中的“黄车”之间的关系。如果比尔有一辆黄色的汽车,他可能在苏的房子里。

u如果说话者违反了合作原则本身,就没有会话可言,所以不可能有含意。只有违反一条或多条准则,才能产生含意。

违反格赖斯准则和会话含义的四种情况

u谈话中的人可能会偷偷地违反一条或多条准则。这样,他可能会误导听者。

l在这种情况下,在上面的对话[2]中,我们假设B正在观察CP,比尔有一辆黄色的汽车。但如果B是故意误导A以为比尔在苏家,我们就会被误导而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在谈话中“说谎”,谈话中没有含义,只有误导。

他可能会宣称他没有遵守格言或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说话者直接声明他不合作。他已经明确表示不想继续谈下去了,所以也没有任何暗示。

u他可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例如,为了遵守数量准则的第一个原则(根据需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他可能违反了质量准则的第二个原则(不要说你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l对于这种情况,Grice举了一个例子:

[3]A:C住在哪里?

乙:在法国南部的某个地方。

l在[3]中,如果B知道A要去拜访C,他的回答是违反量的准则的,因为他没有给出足够的关于C住在哪里的信息。但他没有宣布他不会遵守这些准则。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他提供更多的信息,他将违反原则“不要说你没有足够的证据”。换句话说,他已经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所以我们可以推断他的含意是不知道c的确切地址,这种情况下就有会话含意。

他可能“藐视”一条或多条准则。换句话说,他可能明显没有观察他们。

l最后一种情况是可以做出会话含义的典型情况。一旦会话的参与者做出了暗示,他或她就是在使用其中的一条准则。从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你带着狗去哪里?

乙:敬V-E-T。

在[4]中,狗被认为能够识别“兽医”这个词,并且讨厌被带到那里。因此,A使单词拼写出来。在这里,他“藐视”了礼貌的准则,言外之意是他不想让狗知道刚才问题的答案。

[5](在正式聚会中)

X夫人是个老女人。

乙:今年夏天天气一直很宜人,不是吗?

l B在故意违反[5]中的关系准则,暗示A说的话太粗鲁了,他应该换个话题。

礼貌原则

n Leech指出,合作原则本身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表达他们的意思时经常如此间接。Grice的合作原则理论从根本上说是面向逻辑的。

会话互动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代码的选择是语言使用的核心。决定选择的有社会心理因素。

除了合作之外,谈话的参与者通常会尽量保持礼貌。演讲者为自己和他人考虑面子问题。基于这一观察,Leech提出了包含六条准则的礼貌原则。

u Tact

l将他人的成本降至最低。

l最大化他人利益。

慷慨

l最小化自己的利益。

l最大化自己的成本。

认可

我尽量不贬低别人。

最大限度地赞美他人。

谦虚

我尽量减少自我表扬。

我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

u协议

我尽量减少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分歧。

l最大化自我和他人之间的一致。

u同情

l减少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反感。

我最大化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同情。

用最大化来表达的准则包含了礼貌的等级概念。用成本和收益来表达的机智格言可以用以下例子来说明:

你打扫房间。不太礼貌的代价

你给我拿些粉笔。↑ ↑

你看地图。

你坐下吧。

祝你旅途愉快。↓ ↓

你再来一杯咖啡。有益于H更有礼貌

听者的成本:

你削土豆皮。越直接越不礼貌

你能削土豆皮吗?↑ ↑

你能削土豆皮吗?↓ ↓

你可能会剥…?不那么直接更有礼貌

听者的利益:

你想再要一个三明治吗?不直接不礼貌

你想再吃一个三明治吗?↑ ↑

你还有一个三明治。↓ ↓

你必须再吃一个三明治。越直接越礼貌

礼貌和得体

距离、权力、情境背景

CP和PP的关系

PP是高于CP的最高原则。PP优先于CP。

u人有时候为了追随PP而违背CP。

对关联原则的一般性介绍

从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到合作原则

u代码模型

l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推理模型

l交际是一个产生和解释,或编码和推断的过程。

理论假设

一般法则:用最少的努力获得人类行为的最大效果。

交流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u合同效果/处理努力=相关性

这里介绍的RP理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需进一步研究,请从谷歌搜索网页。

会话含义

什么是对话?

对话是改变想法,或交谈。

对话是人类交流的基本言语形式。

会话是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对话形式。

会话分析

整体分析——分析对话的整体结构和整个过程。

u局部分析——理解对话的内部结构,即话轮转换。

我轮流

n话轮指的是有权轮流发言。

如果有两个参与者,会话通常遵循“我说-你说-我说-你说”的模式。

任何可能的转向点称为过渡相关位置(TRP)。

一个人发言,另一个人倾听。

l邻接对

相邻对是会话结构的基本单位。

n问候/问候、提问/回答、邀请/接受、提议/拒绝、抱怨/拒绝是邻接对的常见情况。

l插入序列

不是所有的第一部分都紧接着第二部分。经常会出现回答被另一对问答耽误的情况。请看下面的例子:

-我可以要一瓶啤酒吗?(Q1)

-你超过21岁了吗?(Q2)

-否(A2)

-否(A1)

这里违反了邻接对的第二部分。

谈话有时是以一种优先的方式组织的。

l前置序列

预先邀请

预先请求

预先公告

l后序列

解释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英语语言学笔记纲要(7)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