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证护理-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上腹部靠近心窝处常见的疼痛,并伴有嗳气、呕吐等症状。由于上腹部靠近心窝,所以历代中医文献中所谓的“心痛”、“心下之痛”多指胃痛。胃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于西医的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胃癌等疾病。来源:考试大学
1.病因病机:胃是胃的主体,水谷腐坏,胃气要降,和为上。常见疾病有寒邪犯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导致胃气郁结,失和下降,从而引起疼痛。
(1)寒邪犯胃:寒虚或外感寒邪,或暴饮暴食,使寒邪入胃,气机郁滞,升降不畅,引起胃气不和而疼痛。来源:大考
(2)吃伤胃:饮食不当、暴饮暴食、过饥过饱、忽冷忽热,均可损伤脾胃,使其饱食、气虚、疼痛。比如过量食用辛辣的酒烤糟醅,可能会造成中焦积热,消耗胃阴,胃失养气,疼痛。
(3)肝气犯胃:肝刚脏,性快感导致抑郁。忧虑、抑郁、愤怒都会伤肝,肝失循环,侵胃,阻滞气机,引起胃痛。气郁久则血瘀,胃络不通,“不通则痛”。如果气郁化火,胃阴被耗,胃络失养,产生胃痛。
(4)脾胃虚弱:脾胃虚弱,中阳虚弱,内生寒气;或者久病伤脾胃,导致胃阴不足,胃营失养,胃气不和,都会引起胃痛。虽然胃痛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是因为胃气不和,“不通则痛”。梗阻的原因是寒、热、食积、血瘀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本病,以“调气和胃止痛”为原则,要考察本病的病因,根据不同情况,配合疏肝、消食、温散、补气等方法。
(1)气滞胃痛:
证候:脘腹胀痛,甚至胸胁胀痛,由情志烦闷、频繁嗳气、呕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细数等诱发或加重。
治疗: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
(2)瘀血胃痛
证:疼痛为局限性,如锥刺剜出、排胺,或呕血、大便发黑、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来源:考试
治疗: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失笑散、丹参饮。来源:
(3)食滞胃痛:
证候:胃痛饱胀,厌食,呕吐,消化不良,呕吐后疼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
治疗:消食化滞,和胃止痛。
主方:保和丸。
(4)虚寒胃痛:
证候:隐痛,温压,空腹痛剧烈,伴食痛减轻,寒性发作或加重,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低温,大便溏薄,舌苔淡,或脉细。
治法:散寒暖胃,健脾止痛。
主方:黄芪建中汤、傅亮丸。
(5)阴虚胃痛:
证候:灼热胃痛,饥声嘈杂,口燥咽干,便秘,舌红,津液少或无苔,脉细。
治疗:益胃养阴。
主方:关彝汤合芍药甘草汤。
3.辨证施护
(1)气滞胃痛:
①气遇寒而凝,热而散。所以要注意气候和季节的变化,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以免使患者再次感到寒邪,加重病情。【/br/】②情绪不佳、愤怒、抑郁可诱发胃痛,加重病情,所以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心胸开阔,减少发作机会。
③针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阳陵泉,有疏肝解郁的作用。【/br/】④用水袋热敷胃腔或用1kg大盐煸炒,放入葱白若干段,装入布袋,局部做熨疗。也可以采取胃腔拔罐和红外线照射。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