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经验谈:抓住高三复习的黄金规律
一份有效试卷的难度应该遵循3: 5: 2的规律。如果知道了这个规律,复习的时候能不能利用一下?
【/br/】高考题的难度分布是30%简单题,50%中题,20%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120分,是复习中习题的主要部分。永远不要厌倦。要知道,高考不仅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做题的速度。许多学生只是因为缺少时间而失去了他们通常可以做的中等难度的问题,从而没有通过考试。这些教训值得三思。
有鉴于此,建议大家在难度适中或较低的题上多花点时间。做难题不是尽可能多做,而是根据自己的水平适当做: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感到头疼,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做难题花费时间太多;第三,因为大部分题都是由中等难度的题组成的,所以在基本题掌握之后,做难度题会相对容易一些。“表面上的问题越复杂,机会越多”这句话很有道理。高考题大多属于这类复杂曲面,往往给出的条件较多。仔细分析条件的特征通常可以打破它。做难题的关键在于平时总结。自己总结一些小的经验和结论并记忆下来是非常有用的,你的能力会提升很快。有余力的同学不妨一试。
时间分配:80%的时间和精力花在80%的内容上。
在备考复习阶段,很多同学往往把重点放在20%甚至10%的部分内容上。我曾经听说某学校初三考试的内容是把历年关于错误率的题集中起来让学生做。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考试成绩也是个位数,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信心。其实这种错误率的题,大部分都属于10%。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部分,很明显,考试将是漫长的,并摧毁我们的雄心壮志。而且对复习策略也不好。
找准定位:80%的内容适合80%的学生。
高考还涉及到志愿填报的问题。你有机会冲上去,跳起来摘高高挂着的苹果吗?有必要自己去攻克那20%、10%的问题吗?然后知道自己在所有候选人中的相对位置也很重要。第一,你要考虑你学校的性质,是市重点、区重点还是普通高中,你的学校在整个市或区排在什么位置。然后,考虑你在学校的地位。综合两者,可以大致推断出你在所有候选人中的位置是70%左右,优秀20%还是优秀10%。然后,你就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复习策略,有所侧重了。
其实复习的时候,如果你能把80%的内容管理好,那就去挑战那20%的部分。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一定要舍得放弃高考最后复习阶段的难题。以前的模拟考试有的试卷整体比较难,有利于提高水平;但对于疑难问题,一般采取搁置的态度。优先做基础题和难度适中的题,保证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比较难的题,以防考试。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高考目标。
高考是差异化考试,不可能指望所有学生都考得好。所以要根据自己一贯的情况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第一,总分要多少;两个具体到每个科目和达到多少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骛远,然后结合高考“3: 5: 2”的难度分布来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不要过多纠结于简单题,而是侧重于难度适中的题和难度较大的题;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要在充分练习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的基础上,尝试攻坚;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来说,可能连中级题都很难解决,所以要从解决简单题开始,逐步过渡到中级题,大胆放弃难的题。所谓“放弃”,就是平时不做难题,考试时不要过多纠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不到就“退”一步。之所以建议基础差的同学这么做,是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高考的难题只占30分左右,基础题有120分之多。把握好这120分,努力提高做题成功率。如果各科都拿到110分以上,高考成功就相当确定了。
其次,高考不仅考解题能力,还考解题速度,题量也相当大,以至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时间做完卷子。这时候如果太纠结于难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没时间做题就太不划算了。很多同学总是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结果就是双重浪费时间——复习时间和考试时间。所以请认真考虑,相信自己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三,留出适当的检查时间,提高准确率。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都很容易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考的时间很紧,很少有人能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一次全面的考试。所以在提高做题速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提高平时做题的正确率。我们在考试中做第一道难题的时候,尽量做到成功,不要寄希望于复试。然后,要尽量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有希望的评分题,因为最后十分钟可能已经被希望了。
高考不是单靠一些“规则”就能赢的,还需要每个人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梦想。每个人的学习条件、水平、兴趣、目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所以希望大家借鉴我们的经验,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努力,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