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政治考查重点分析之改革开放(一)

2009年考研政治考查重点分析之改革开放(一),第1张

2009年考研政治考查重点分析之改革开放(一),第2张

题目:改革开放政策评价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试图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包括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负面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

“考点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事业。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是改革开放30周年。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重要的政策,也是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考生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从容应对这类问题。

“相关材料要点”

相关材料1:改革开放的哲学启示

1.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理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这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变化。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矛盾运动。

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并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顾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固守过时的生产关系,或者主观武断地改变生产关系,都是违背这一客观规律的,都是要受到惩罚的。

上层建筑是为了满足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经济基础根植于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作为一种超经济力量,又超越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

3.矛盾不平衡发展的原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矛盾观点是辩证法的核心。将矛盾的观点运用到思维方法中,形成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精髓。一方面,它有两个关键点(综合观)。另一方面,它是一个集中的两点论。

用矛盾分析法来评价改革开放,可以看出,我们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解决了社会上存在的主要矛盾,其成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问题是次要方面。对此,需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全面准确地评价改革开放。

4.此外,考生还可以运用意识的积极作用、创新观点、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的辩证关系、系统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本观等。评价改革开放政策。

相关材料2:改革开放的背景

1.历史背景

胡锦涛同志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有过经典论述。他说,我们党在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个背景。一方面,从我们自身的情况来看,“文化*”的十年内乱给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在《文化*》的结尾说,“就整个政局而言,是一种混乱的状态;就整个经济形势而言,实际上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社会主义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赶上时代潮流。

2.思想前提: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7年,“四人帮”已被粉碎,但“批邓、反翻案”仍方兴未艾。两家报纸和一家杂志发表社论,正式抛出“两个凡是”——“毛主席的一切决定我们坚决拥护,毛主席的一切指示我们坚定不移地执行。”*虽然结束了,但*时期的左倾思想还在继续。中国急需“拨乱反正”。1978年,署名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炮轰“两个凡是”。在众多高层领导的关注下,这篇文章随后席卷全国,点燃了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辩论,正式拉开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序幕,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突破挖掘了第一个思想鸿沟。

3.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政策,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第二,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任务。第三,重新确立党的正确组织路线。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突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纠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4.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考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沿途发表重要讲话。谈话主要有六点:①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个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②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结于姓“子”还是姓“社”的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计划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③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④双手紧握,双手用力。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⑤正确的政治路线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按照“四化”标准培养人,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我们应该反对形式主义,认真有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⑥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社会主义经过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原则,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3: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十七大报告相关内容)

1.改革开放是伟大的*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事业。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在领导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把握新时期的社会历史特征,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已经坚决打开。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体制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动我国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成长为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2000多万,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康庄大道,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作为新的伟大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顺应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果和成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改革经济基础与改革上层建筑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推进改革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为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

材料四: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1.当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如贫富分化、地区发展差距、国有资产流失、行业垄断、下岗职工、城乡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改革等。

2.科学认识矛盾和问题的本质

首先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支流而不是主流。

其次,要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属于体制内的,是可以用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的。

第三,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是在进步和发展中产生的,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解决。

3.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和矛盾。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矛盾、困难和问题,首先要对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的产生和存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承担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和任何一场大变革一样,必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不可能避免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然会出现矛盾、困难和问题。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要靠我们大胆的探索和实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有的是旧体制下积累和潜伏的,有的是新旧体制交替和摩擦造成的,有的可能是人们的认知局限和工作失误造成的。

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一定时期内手段和条件的成熟程度制约着我们解决矛盾、困难和问题的程度。必须十分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统一起来。任何急于求成,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材料5: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政策?

1.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顺应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果和成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2.十七大总结的中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第一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个结合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第三个结合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

第四个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

第五个结合是把经济基础的改革和上层建筑的改革结合起来。

第六个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第七个结合是把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第八个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第九个结合,把推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第十个结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使党永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命题视角微调”

这个问题是今年考试的热门话题之一。考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考生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即其必然性);第二,改革开放的意义;第三,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分析如何继续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涉及很多社会因素和各种知识点。考生不仅要对这一问题作出充分的理论阐述,如结合相关哲学和经济学常识进行分析评价,还要结合社会现实和当前国内外重大问题对改革开放政策作出分析评价。由于本题涉及考点较多,考生只要能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列出足够的知识点和相关材料,使自己的论点合理,论据充分,就能得到理想的分数。所以考生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资料作为前提。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2009年考研政治考查重点分析之改革开放(一)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