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简论: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

《教育心理学》简论: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第1张

《教育心理学》简论: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第2张

“师”,中国古代称“师”,秦朝以官为师,汉代以后以儒为师。唐代韩愈提出“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定义了教师的三大任务。《心理学词典》中的“教师”:“教育系统中知识和经验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它的作用是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教育系统的接受者——学生,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所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教师。即国家和社会不仅号召尊师重教,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都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就要研究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更有效,这就是教与学的心理学问题。
一、心理学与心理学
(一)心理学——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心身的,也就是心理和生理的关系。心理学是在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理活动是心理学的物质基础。第二,心物问题,即心理与外物(客观实在)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可以具体理解为:
第一,客观性。事物在外界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反映在头脑里又是什么样子,都差不多。
第二,主观性。因为知识、阅历、兴趣、世界观的不同,对同一件事的反映也不完全一样。它总是带有个人色彩,这是主观性的一种表现。
第三,社会性。作为社会的一员,人的心理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不同,产生的心理也不同。一个人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不会有人类的心理。
人的心理现象是丰富多彩的。心理学有很多方面,有低级的,也有高级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心理学有两种分类:二分法和二分法。
三角学:知识、情感、意向
心理学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心理过程又分为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认知过程表现为知觉、形象、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力。性格特征表现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
二分法:认知与意向
心理学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心理的过程分为认识过程和意向过程,而意向过程又可以表现为知觉、形象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机、兴趣和注意、情感意志。人格特征表现为智力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学——研究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有两个规律:一个是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对象。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固有的。人类的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只是为心理现象提供了可能性。只有客观现实作用于人的大脑,人的心理才会产生。
另一种规律是:心理是人脑的功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掌握了这一规律,我们就能在教育教学中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
三个特点:第一,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第二,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总之,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们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心理学。要成为教育专家,必须遵循心理学的规律,所以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势在必行。
二。教师心理素质
(一)人的心理现象的多样性。人的心理现象不仅有共同一致的一面,也因人而异。比如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有的人认识很深,有的人很肤浅;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记得牢,有人忘得快。在对待事情的态度上,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有的人容易激动,但是事情一结束,有的人冷漠,有的人肤浅,感情很深。在行动上,有的人勇敢顽强,有的人懦弱无力;有的人有毅力和恒心,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踏实勤奋,有的人轻浮懒惰;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确实是“人心不一,各人如其面”(人的心理不一样,就像人的脸不一样),人的心理是很不一样的。这有个人心理素质问题。
(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体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本质特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他们不仅通过专业知识影响学生的教育,还通过心理素质影响学生的教育。一个人心理的好坏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家庭。换句话说,心理素质的好坏影响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的各种角色。
(三)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要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心理素质。教师心理素质的内容有哪些?有教师的关注度,情感,意志,兴趣和性格,教师的能力,动机等等。
1。教师的注意
所谓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某些对象的定向和集中。注意力指向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每时每刻选择性指向的对象,而同时离开其他对象。注意力的集中是指人的心理活动都集中在某件事情上,也就是说,注意力不仅仅是选择性地指向某件事情,而是要用全部的精力去对待这件事情,这样活动才能继续深入下去。人的注意品质有:
(1)注意的相对稳定性;
(2)注意的范围;
(3)注意力的分配;
(4)注意力的转移。
良好的注意力质量也是教师有效工作的必要条件。有经验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就能注意到班上所有学生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关注范围。关注范围是在一定时间内稳定的范围。稳定性的类型有:
(1)外部稳定性;
(2)内向稳定型;
(3)混合稳定型(这是最理想的)。
注意力的分配是指一个人除了专注于一件事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相关的心理活动分配给其他事情的特殊能力。注意力的转移是指有意识地、迅速地将自己的相关心理活动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当时所指向的另一件事上的能力。
2。教师意志
意志是人有意识地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教师要想深刻影响学生,克服教育中的一切困难,就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这包括目标的坚定性;教师坚定信念的决心、决心和毅力;教师的沉着、自制力、耐心和行为上的一贯坚持。
3。教师情绪
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我们称之为情绪或情感。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爱、丰富、乐观)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更好的教育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有爱的人会爱的回报,有福气的人会有福气。
4。教师兴趣
兴趣是个体接近、探索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兴趣在人们的心理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会特别关注,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考积极,情绪强烈。兴趣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性格的一种心理特征。不同的人在兴趣上会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但这种个体差异往往表现在兴趣的倾向性、广泛性、持久性、有效性等方面。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他们对很多事情感兴趣。教师对知识和教育广泛而丰富的兴趣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之一。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兴趣的老师,会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热情,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努力做出成绩。这种兴趣促使教师积极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工作细致、认真、热情。
5。教师人格,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性格倾向。如需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二、性格心理特征。比如能力,气质,性格;
第三,人格自我调节。比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一个人的性格有以下几个特质:
(1)性格倾向。
(2)人格的复杂性。
(3)人格的独特性。
(4)人格的稳定性。
(5)个性的热情。
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这种效果往往是及时有效的。教师在考试/考核中积极热情的态度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优秀人格品质有:
(1)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的人格心理品质——爱学习、爱专业、爱职业、爱学生,即爱教育。
(2)兴趣方面的人格心理素质——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倾听不同意见,勇于表达意见,热衷于社交活动,习惯于自我表现,即在输入和输出两方面都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感性性格心理素质——豁达、宽容、幽默、坦率、随和、冷静、不易波动。考|试/大
(4)意志方面的人格心理素质——深刻的思考、自我约束、自我批评、勇于承认失败和不屈不挠地寻找达到目标的新途径,即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5)品德上的人格心理品质——诚实、勤奋、公平、正直。坚持原则,追求平等,有奉献精神,在道德上能够明辨善恶并自觉遵守。
(6)能力方面的人格心理素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开拓能力等。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具有深远的影响。许多有巨大成就的杰出人士在学生时代都受益于他们的老师。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基础。关注心理健康对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提出的标准是:
(1)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完整的人格;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自知。
(2)一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够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够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
(3)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能现实地不断进步,有理想和事业追求。
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①智力正常;
②情绪健康;
③声音意志;
④行为协调;
⑤人际适应;
⑥中度行为反应;
⑦心理活动的特点与年龄相一致。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志我国心理学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1)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2)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
(3)教育原创。
(4)反教育焦虑。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
(6)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1)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2)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
(3)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
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尊师重教的氛围会越来越浓,教师的社会地位会不断提高。良好的教师专业素质和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充分必要条件。但要成为一名优秀成功的教师,上述条件并不完备,还存在一个环境问题,即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即客观环境。借用一句话,天地和谐缺一不可。有挑战,天道酬勤,教师是一个永恒的、受人尊敬的职业!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教育心理学》简论: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