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如何处理“拇指经济”与“拇指文化”

申论热点:如何处理“拇指经济”与“拇指文化”,第1张

申论热点:如何处理“拇指经济”与“拇指文化”,第2张

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受到过垃圾短信的骚扰,“躲不掉”成了普遍的无奈。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条新闻的出现令人欣慰。“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由中央精神文明委、信息产业部指导,面向全社会征集并鼓励转发积极向上的“种子短信”,吸引350万人参与,影响超过1亿人。

这种惊人的流行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净化手机短信环境的强烈愿望,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关注拇指经济的同时,是否对拇指文化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足够的行动来建设它?

中国是世界手机用户大国。平均不到4个人拥有一部手机,每年发送的短信数量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短信,更新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和娱乐方式,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烦恼:“灰色”、“黑色”、“黄色”垃圾短信肆虐,让人应接不暇。

短信文化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新技术带来的新文化载体措手不及,未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有效监管和建设性引导。很多人只把它当作信息交流的手段和游戏娱乐的平台,却没有意识到它也是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所以,虽然短信已经成为一种快速、广泛、有效的流行文化传播方式,但运营商对短信的“经济效益”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文化价值”的兴趣。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短信经济”成就的喜人报道,以及对移动通信业务创造的经济增长点的乐观估计,但却很少有人计算过在每年400亿元的短信收入中,垃圾短信“经济贡献”背后的社会成本和文化损失。很少有人思考这样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文化特征和发展方向。

在短信的“文化意义”还远未被认识的当下,手机在空之前发展迅猛,但只是技术和数量的增长,缺乏对其内容和文化含量的引导。一方面,中国有4.6亿手机用户,是互联网用户的3.3倍,相当于中国约4亿台电视机。另一方面,短信文化像是碎片化的,主要是人们自发创造,表达有余,文化熏陶不足。有许多商人促成了这一局面。商业利益的背后,是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缺失。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挺身而出,难能可贵。这意味着,“短信”这种源于群众的“民间语言”文体,被纳入了政府“文化建设”的视野。

但文明的“种子”毕竟是有限的,短信文化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一个长效机制和有效监管,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比如如何解读短信文化的民族性和流行性,是否非常适合东方人的含蓄表达方式,从而快速传播?

与出版文化相比,短信文化的特点是每个人同时是接收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在这样的特点下,如何才能提升短信文化品位?

还有,如何建立短信文化中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如何处理商业利益和文化精神的冲突?如何控制信息污染?如何进行面向用户的素质教育和人性化宣传?如何定位运营中的文化角色和文化介入?

信息时代,文化建设要有前瞻性,否则就会在被动中疲惫不堪。从这个角度来说,健康文明的“种子留言”正好打破了话题。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申论热点:如何处理“拇指经济”与“拇指文化”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