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第三方物流信息化

解剖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第1张

解剖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第2张

由于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尚未定型,不同模式的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差异较大。信息化需求的模糊和混乱已经成为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障碍。一方面,物流软件厂商无法了解物流企业的真实需求,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被市场上各种所谓的“物流软件”弄得眼花缭乱,找不到真正符合企业业务和管理需求的物流软件。
物流信息化的分步发展
根据IT设备和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广度,目前第三方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单点应用阶段
物流信息化的第一阶段是引入各种软件工具,为个体的信息处理活动构建各种单点应用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标签(RFID)、自动识别软件、物流模拟软件工具等。,以及各种通用软件工具,如office套件、企业邮箱等。
之所以称为“单点应用”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通常是作为个人使用的工具,不涉及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多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交互。
流程优化阶段
物流信息化的第二阶段是对物流企业的个别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实施部门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处理活动的改进,优化和改善各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的运作。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包括:运输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配送管理系统(DMS)、电子报关系统、在线跟踪查询系统、货主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据对接平台等。以及各种通用信息系统,如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增加了“过程”的概念,它涉及多个环节而不是单个环节或个体的信息处理活动。因此,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协调多人多环节的信息处理活动,信息处理和业务处理流程要统一。
综合管理阶段
物流信息化第三阶段是对整个物流企业的综合管理实施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专门面向物流企业的各种生产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如包公公司提出的“物流业ERP”——总订单管理系统(TOM)。
当然,一些通用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如ERP、CRM等,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效果不一定很好。
第三阶段,物流企业需要跨越部门界限,实现各部门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的集中查询和集中分发。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目前,大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单点应用的第一阶段,约占物流企业总数的75%。
我国物流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大多数。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不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拥有信息系统的企业的信息需求大多属于底层,基础信息系统建设是目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物流信息系统成本高,而中小物流企业起点低,市场上缺乏适合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
此外,一些信息化基础较好的物流企业也开始考虑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优化。这也是降低成本、加快周转带来的经济压力,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优化通常集中在利润最高的环节,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局部环节。在信息化建设的这一阶段,通常有少数大型物流企业,约占物流企业总数的20%。
本地流程信息化建设的结果往往是一些孤立的信息系统,难以互联和集成。目前只有少数物流企业将这些孤立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综合物流管理平台,不超过总数的5%。
信息技术的落后应用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使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削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力。
四大问题仍待解决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业务尚未定型,信息化标准缺失
。大多数物流企业在其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物流系统的标准混乱、不系统,难以互联和共享信息。这造成了我国物流企业投入的信息技术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信息交换故障,制约了整个物流行业竞争力的提升。鉴于此,许多物流企业呼吁国家出台标准化的物流流程和信息标准,以降低企业软件开发的投资成本。
物流企业信息意识薄弱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需要有一个独立的it部门来负责相关工作,尤其是高层领导。然而,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没有经过规划和设计,没有独立的IT部门。这一方面与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现阶段信息化在物流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尚未树立权威地位。
物流企业信息化能力不够
企业决策层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时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企业领导对自身信息化需求不明确,缺乏清晰的整体设计、规划思路和策略。此外,信息人才匮乏,尤其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这导致信息化的实施和推广困难重重。
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缓慢
我国物流公共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不尽如人意。据调查,GPS和GIS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比例仅为12.5%,在中小企业中基本是空白。如果基础技术服务的应用比例太小,整个行业的整合就会相对困难。
给IT企业的五点建议
关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IT厂商,不妨考虑以下建议:
一、积累行业经验,切实把握行业的IT需求
我国物流信息化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IT厂商都还处于逐步探索的阶段。目前很多物流IT厂商在物流行业的经验还是比较欠缺的,对物流企业的流程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没有深入的了解。目前很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深入到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并不能真正改善这些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
未来,在物流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IT厂商将会受到市场和用户的青睐。他们能够深刻把握物流企业或其物流业务流程的IT需求,帮助企业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其物流活动中,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建议物流IT厂商和具体的物流企业共同努力,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高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和实施水平。IT厂商在为合作企业提供长期IT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树立典型案例。
二。积极参与物流信息化标准的制定
目前,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交换的标准化和统一性。物流企业普遍具有第三方特征。一个物流企业一般服务于几个厂家,每个厂家运行的管理系统可能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数据格式和单据形式完全不同。这意味着物流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数据格式和单据形式。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数据交换的问题,物流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将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录入,这将大大增加订单的出错率,降低工作效率。
因此,IT厂商不妨考虑与物流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制定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从而“靠标准打天下”,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立足自身优势,确定目标市场
物流信息市场涉及的目标客户非常广泛,如储运公司、国际货代公司、航运公司、包裹运送公司、邮政部门、零售公司、大型工业企业中的物流部门等等。不同市场对信息化的需求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IT厂商在争取物流企业用户时,要仔细分析市场结构,了解不同目标用户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目标市场。
四。重点突破,提供细分产品
物流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整个物流运作是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达到全面管理的阶段。相对于“大而全”的综合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报关管理系统、货代管理系统、快递管理系统等各种“小而精”的部门信息系统需求更加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IT厂商应该抛开“大而全”的发展思路,深入钻研其细分体系,开发一些有深度、有特色的产品,更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五、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随着用户对物流信息化知识的不断成熟,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支持、维护和实施之外,咨询服务也成为一种新的需求。用户会更加关注咨询服务在系统实施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选择硬件、软件和网络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在这种环境下,IT厂商应该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行业用户提供一些高端的IT咨询服务。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解剖第三方物流信息化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