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第1张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第2张

摘要: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和构造要求,阐述了其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剪切能力
1。前言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体系是提高多层砖房抗震能力的措施。然而,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构造柱施工中并不重视施工质量。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抗震能力,还会影响建筑的整体性,给建筑带来隐患。因此,必须重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2。构造柱的作用
(1)可以加强纵横墙的连接。
(2)可以提高砖砌体的抗剪承载力,虽然提高幅度不是很大。试验表明,可提高砖的抗剪承载力10 ~ 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应力、洞口等因素有关)。它可以抑制墙体的开裂,对其裂缝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3)与圈梁共同作用,增加建筑的整体性。类似于框架结构,可以称之为“弱框架”,约束墙体。墙体四周处于双向双压状态,减小了墙体的侧向变形,提高了墙体受压时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墙体的承载力。
3。构造柱的构造要求
(1)多层砖房的构造柱应符合要求:最小截面可为240×180mm,纵筋为44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柱的上下两端应适当加密。七度六层以上,八度五层以上,九度纵筋4414,箍筋@≯200ram,房屋四角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和配筋。
(2)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做成马牙形,沿墙每隔500mm设置两根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3)构造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夹层有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钢筋砖带;当构造柱仅设置在外墙四角时,配筋砖带应贯穿外墙:其他情况下,配筋砖带应连接在外纵墙与相应横墙之间。钢筋砖带的截面高度不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小于M5。
(4)构造柱应根据结构设置,不得单独铺设基础。当圈梁设置在基础顶部时,构造柱可以锚固在基础的圈梁中。
4。构造柱质量通病及原因
(1)箍筋和拉筋设置不足
墙体和构造柱应沿墙高50cm用两根水平拉筋连接,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m;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柱的箍筋应适当加密。加密范围不应小于高度的六分之一或圈梁上下45c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cm。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可采用接头绑扎,接头长度为1d,一般为35d,绑扎区段内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以上几点还是可以保证(不完全相隔50cm)箍筋加密等其他加固是最好的。原因是施工管理水平低,技术素质差。
(2)楼层间构造柱轴线错位
浇筑混凝土时,未仔细调整钢筋骨架。在放线前铺设这一层和下一层时,发现下构造柱歪了,于是上下两层没有连接,轴线到位。
(3)构造柱“乱根”的原因
因为构造柱的施工工艺是在首层铺好后,在预留的“柱腔”内浇筑混凝土。由于“柱腔”经历了整个楼板的铺设时间,其根部一般被砂浆、砖渣等杂物填满,且由于圈梁内浇筑了混凝土,在楼板吊装和墙体铺设后,结构柱根部出现了比楼板低12mm的“柱坑”,“柱坑”内的杂物难以清理,混凝土浇筑后在此处形成了“烂根”现象。
(4)构造柱断筋
由于构造柱中箍筋、墙体拉结筋、圈梁筋相互缠绕,钢筋的出料和绑扎不规则。在同时浇筑圈梁和构造柱的过程中,肯定会阻碍混凝土落下;施工中,有时不小心掉入“柱腔”中,被砖渣卡住,阻碍混凝土的填充;圈梁、构造柱施工时,所用河石往往是漏砂,级配不良。有大石头,构造柱就“断”了。另外,如果整柱一次浇筑,如果振动棒没有打中,振捣不好,就会出现“断筋”。混凝土的问题混凝土接缝不牢。混凝土浇筑前,锯末、碎砖、落地灰等杂物未清除,也未用水冲洗,致使前后两次浇筑的混凝土无法紧密连接,构造柱的整体性无法保证。
露出的筋和坑。支模前,钢筋骨架上没有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同时部分钢筋定位不准,出现露筋现象;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和砖墙未充分湿润,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被砖墙和模板吸走,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和酥松。
“跑浆”。一方面,马牙两边的砖墙凹凸不平,模板和砖墙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另一方面,模板不平整,造成“跑浆”。
空孔和“故障”。有的现浇混凝土不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盲目用摇钢筋骨架、打模板代替振捣,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是混凝土普遍不密实,马牙缝内混凝土不到位,砖墙与构造柱结合不紧密,拆模后多空孔洞和“断层”;二是钢筋骨架普遍出现“散架”和移位。
5。要保证构造柱的技术和质量
首先要提高施工单位对增设混凝土构造柱必要性的认识。根据本工程不同的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制定了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
(1)埋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先砌纵横墙,砌完墙后形成“柱腔”,即预留构造柱的位置。随着墙体和圈梁的分层砌筑和浇筑,构造柱将分段施工。为了保证构造柱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预留柱腔的位置必须准确。因此,砌筑时应经常检查构造柱钢筋骨架的垂直度,钢筋骨架应吊直并立即校正,以固定其与墙体拉结的位置。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构造柱中心线引向圈梁模板上口或“柱腔”,使钢筋骨架中心对准柱中心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2)设计成马牙搓的构造柱,从每层楼的柱脚开始,必须严格遵循先退后铺的原则,保证柱脚为大截面。每个马齿擦的齿高一般在30cm左右(5层砖高),齿深不小于6cm。当齿深为12cm时,采用上口加6cm,上口加12cm的方法,使马牙搓上角混凝土浇筑密实。
(3)钢筋骨架应与柱施工面分段绑扎,绑扎点应牢固可靠,避免错位和滑移。垂直搭接长度z一般为35d。构造柱的箍筋应在圈梁上下不小于1/6高度或45cm高度,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cm。对于沿墙每隔500mm设置两根06拉结筋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瓦工随砖随放,并保证固定在密实砂浆水平灰缝中。
(4)严格执行搅拌工艺要求。粗骨料直径应为2cm,坍落度应控制在5-7cm。分段浇筑时,应按规定留置相应的试块。
(5)构造柱混凝土通常分段浇筑。一般以每层为一个施工段,柱段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每层柱底部留有清扫口,以便浇筑前清理柱模板内的砂浆、锯末、砖碴等杂物。在浇筑新的混凝土柱部分之前,应清除接合处的旧混凝土表面的松散石块,并用水冲洗。然后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灰、砂量配制盐水泥砂浆,铺在旧混凝土表面,厚度为1 ~ 2 cm,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的可靠质量。
(6)应指定专人负责结构的振捣工作。浇筑过程中会有人观察浇筑柱截面,避免漏浆、振动过大、中间堵塞的混凝土浇筑不当。浇筑柱混凝土时,宜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振捣棒随振随振,分层振捣厚度不得超过300mm_。振捣时,严禁振捣砖墙和钢筋,以免造成墙体松动、拉结筋脱落或钢筋骨架移位。浇筑前,砖砌体和木模板必须浇水,清扫口必须封闭。构造柱与圈梁相交处必须同时浇捣。
6。结论
构造柱的正确使用是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它与圈梁共同作用,抑制砖砌体开裂,使裂缝不会进一步扩大,即使开裂也不会倒塌,使脆性材料组成的结构获得可观的抗变形能力。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