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专家解读2009年新高考方案

辽宁省专家解读2009年新高考方案,第1张

辽宁省专家解读2009年新高考方案,第2张

编者按:

2009年,辽宁省将迎来进入高中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在此之前,我国已有广东、海南、山东、宁夏等省区实施了新课改后的新高考方案。

近日,辽宁省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公布。新课程的亮点和变化如何体现在高考中,试卷结构是否有变化,题量过大、答案有限的试题如何出题,都是师生关注的焦点。11月12日,本报特邀市教育研究室高级中学教研员指导今年初三备考工作。

语言和文学

模式应该是理论+文学/实用。

指导老师:阮晓峰,沈阳市教育研究室教研员。

辽宁省选修课的特点决定了2009年自创模式的可能性很小,仍然会采用宁、琼、鲁、岳的模式:理论+文学/实用。

第一批课改省份的七套试卷都是社科文,2008年辽宁的试卷也是。2009年应该以社科类文本为主备考。

精选阅读题的特点

1.文学文本

海南卷连续两年考小说。小说都是名著,里外都有,完整的短篇,长篇摘录。长长的摘录都是和课(作品、人物、作者)挂钩的——它的思路值得借鉴。

2.实用文本

海南卷连续两年考人物传记,其他率先课改的省份除了人物传记也考新闻。

目前很难确定2009年辽宁“文/实”选考涉及的具体模块,但应该是以两类文的核心文体为主。

客观题数量和分值下降。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辽宁高考选择题数量分别为14、13、12、10道。基础知识部分删除了每年必考的字形题和词语分析题,删除了文言文中的文言虚词题。文言文也删除了前三年必考的文言文句子。客观题数量和分值明显减少,但成语和语法错误的题必须考。

辽宁2008年的考卷反映了这种趋势,但2009年要保证一定的区分度,还要等待信息的进一步澄清。

名篇名句默写三点

无声题命题特点:2008年全国一、二卷(大纲卷)和2008年辽宁卷为两道题,学生可任选一题作答;2008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全国新课程卷)都是四道题,学生可以选择三道题回答。

题型特点:名句名篇,文句并重。整段要默写空,重点是第一句和第二句的结合。

考试范围特点:高中阶段的背诵项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的背诵项目。

因为辽宁省使用的是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的教材,所以沈阳在准备2009年高考时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项目;2.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项目;3.要求背诵两个版本教材的重叠部分。

作文避开热点,回归本质。

中国从来不缺“热”,但我们更需要“冷”。

2008年,雪灾、地震和奥运会是焦点话题。但命题人避开了这些热点话题,将目光投向了80后、90后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中国文化的失落等问题。这是对成长中的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是对青少年精神发展的关注,体现了一种冷静成熟的命题。

好的作文题一定会避开热点,回归本质。用来训练学生的题目要仔细筛选。

多注意实用课文。

应用文的文体特征首先是由天地决定的。一般应用类文本的文本深度小于文学类文本,试题难度难免“打折扣”。在复习应用文时,要重点考察新闻和传记的核心文体——新闻:新闻、采访、传播、特写、报告文学等。传记:传记、回忆录、悼词、墓志铭等。

关于询问问题

探究题是新课程试卷中的必答题,通常是阅读的最后一道题,约占阅读题总分的三分之一。新课程大纲中探究能力的具体表述是,“探究是指探索疑点和难点,进行发现和创新,是在记忆、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水平。”

提问问题的提问角度:

文学作品探索: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作品

(3)发掘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实用文本的探索;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2)探讨文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3)探索文本中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目前探究题的设计还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3)设计不好会有泛语言文化的倾向,即直接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功的探究题一般从(1)和(2)的角度排序,即命题指向文本。

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在原文中找到充分的证据,但必须与其他观点及其证据相比较,才能更有说服力。询问题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点可以探讨,观点明确,论据合理。回答问题的关键是反映询问过程。基本思路是“观点+论证过程”,相当于一个小评论,有理有据,有据可辩。回答问题要紧紧依靠文本,用文本的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数学

三轮复习各有侧重,列好时间表。

指导老师:王恩斌,沈阳市教育研究室教研员。

这是辽宁省进入高中课改后的高考第一年。在往年高考的基础上,命题总方针将向基础靠拢,向符合课改要求的思想方面转化。这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加强对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的审查;

(3)加强对应用题的考查,尤其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化学

从知识观到能力观的转变。

指导老师:黄楠,沈阳市教育研究室教研员。

对比已经公布的2009年辽宁省高考方案和2008年辽宁省高考方案,可以看出新高考方案对化学的影响相对较小。体现了新课程既保证共同基础,又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空的理念。过渡比较顺利,学校师生都比较熟悉。

新旧教科书的比较

旧教材以元素化合物为主线,以周期表为体系,穿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系统性较好。但材料的研究方法有些死板,学生的活动和探索不足。新教材的内容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学科知识体系不足。因此,在高三复习中,要根据新教材零散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总结规律,形成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新课改视野下的高考。

广东省、山东省、海南省、宁夏省和江苏省的课程改革领先于辽宁省。通过分析历次课改省份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看出,试题的题型、知识考查、难度基本稳定。高考体现了从“用知识思考”向“用能力思考”转变的趋势,会逐渐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空。

值得指出的是,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在新形势下快速阅读、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将主要信息和旧知识块整合为新知识块的能力。这些新情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要求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种化学问题,从而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

建议备考

紧扣课程标准和国家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对考试的性质、内容、要求、形式作出具体规定,是命题和复习的依据。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知识内容有所删减和增加,应注意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的共同内容和要求。坚决删除传统课程有而新课程没有的内容和要求,不要把新旧内容都复习一遍增加自己的负担。

巩固双基,落实表述:从200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一)来看,大部分考生丢分的主要原因不是试题的难度,而是双基的缺失。这启示我们,高考备考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复习。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理解和领悟,学习和写作成绩往往差距很大。他们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开动脑筋,勤写。

另外,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化学术语和书面表达的规范化。平时学生要舍得花时间去说,去写,这样代笔的效率更高。只要他们能准确地说出来,基本上就能写出来。学生习惯了这种严格的要求后,每次开口都会有意识地对语言进行梳理和监控,思维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也会同时提高。

注重过程,培养能力:新课程高考题的考试过程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解题。学生在得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来源,分成几个问题来解决,然后整合信息,最后用规范完善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果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在课堂上,学生必须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老师的点评和回答找到自己错误的根源。

近年来的高考中,强调学生对数据图像或表格的处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或得出结论的能力。学生应训练从各种图形、图像、图表等中提取信息。在教材方面,注重提取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细节性。如果涉及工业生产,他们也要加强流程图等环节的培训。

重视课本实验,加强实验设计:部分学生认为高考实验题的设计通常是新情境下的实验而不是课本上的常规实验,复习时不太注意课本上的实验。其实高考题是利用课本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原理重新编写的。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装置、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是实验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实验能力的层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对于实验题的选择,注意先易后难,套路在前创新在后。比如学生可以先做课本实验相关的练习,再做不熟悉的实验设计相关的练习;先做设计能力要求低的简单实验,再做设计能力要求高的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时,往往需要考虑设计控制实验,控制实验变量,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

本组稿件由记者田丹整理。

(4)与旧教材相比,删除了部分内容。例如:


(5)教学内容部分知识点进行了调整。例如:

明确三轮复习的特点。

(1)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时间要求:一般2月底完成。

主要复习数学六大板块的知识系列,包括函数板块(包括三角函数和数列)、不等式、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统计与概率、算法与框图、复数、选考板块。

复习目标:知识系统化,解题规范化,问题组织化。

(2)第二轮复习:突出重点

时间要求:三四月份完成。

特点: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重点进行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与概率等主要知识的复习,同时重视计算与求解、抽象概括、推理与论证、空之间的想象、数据处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复习目标: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专项复习的重点。

(3)第三轮复习:重点查漏补缺。

时间要求:五月。

主要特点:通过测试然后评论,可以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

复习目的:检验前两轮复习的效果,消除学生的知识盲点,调整考试心态,让考生找到自己的考试节奏,时刻准备奔赴高考战场。

通过综合训练和测试,查漏补缺,同时提高考生答题技巧。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考生自身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答题策略,调整考生心态。

明确考试内容和范围。

(1)理科考试内容为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2-1、选修2-2、选修2-3,其他系列4-1、4-2、4-4、4-5采用过题限答的方式进行考试,即选择题或填空/[/k0/

(2)文科考试内容为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选修1-1、选修1-2。文科系列3、4的内容不考。

(3)与旧教材相比,新课改教材增加了一些内容。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辽宁省专家解读2009年新高考方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