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小儿腹泻的护理

儿科护理:小儿腹泻的护理,第1张

儿科护理:小儿腹泻的护理,第2张

婴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组伴有腹泻和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约占50%。全年均可发生,但发病率在夏秋季。

【原因】

易受影响的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对营养素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容易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

2.身体防御功能差。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胃肠道中的SIgA、胃中的酸度都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较差。

3.由于SIgA等部分成分无法从母乳中获得,且食物和用具容易被污染,因此人工喂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

(2)感染因素

1.肠道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引起。尤其是病毒和细菌。轮状病毒感染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次是毒性大肠杆菌(毒性大肠杆菌)和弯曲杆菌。而且真菌和寄生虫也会引起急慢性肠炎。

2.肠外感染因发热和病原体毒素引起消化功能障碍,所以当患有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外源性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有时可以同时感染肠道。

(3)非感染性因素当喂养时间、食物的性质和数量以及气候的突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发病机理】

(1)感染性腹泻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被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当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大量微生物侵入并产生毒性时,可引起腹泻。比如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肠绒毛细胞受损,肠黏膜恢复水和电解质的能力下降,导致腹泻;同时,二糖酶的二次分泌不足,使肠腔内的糖类不完全被肠道内的细菌消化分解,使肠液渗透压升高,进一步造成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加重腹泻。细菌引起的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和侵袭性肠炎。但致病性大肠杆菌不产生肠毒素和侵袭性,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2)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主要是人工喂养的孩子。当摄入食物的数量和质量突然发生超出消化道承受能力的变化时,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而积聚在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降低,使肠道下部的细菌上移繁殖,产生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障碍,肠道蠕动增加,腹泻和水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临床表现往往相似,但各有特点。

(A)腹泻的类似临床表现

1.轻度腹泻多由饮食因素或肠胃外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偶尔恶心或呕吐。一般没有全身症状。一天大便可达十次左右,每次大便量少,黄色或黄绿色,便质不多,含水量稍长时便为“蛋花汤”。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

2.严重腹泻多由肠道感染引起。起病急,除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严重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发热等全身症状。

(1)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常伴有呕吐。严重者可呕出咖啡样液体。经常拉肚子,一天十到几十次。大便黄绿色,水样,量多,有少量粘液。粪便的显微镜检查显示脂肪球和一些白细胞。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由于上吐下泻,体液流失,摄入不足,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参见第五章第三节)。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流失的比例不同,体液渗透压发生变化,这是由

等渗、低渗或高渗脱水。临床上,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大量碱性物质丢失,热量摄入不足导致酮症;血容量减少,血浓度降低,血流缓慢,导致组织灌注不良,缺氧,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少,酸产物潴留等。所以腹泻的孩子大多有代谢性酸中毒,脱水越多酸中毒越严重。

3)低钾血症:由于腹泻和呕吐,大量钾丢失,钾摄入不足,中、高渗性脱水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钾。但在纠正脱水性酸中毒前,由于血液浓缩,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尿低引起的排钾减少,虽然体内钾总量减少,但血钾大部分正常。当输入无钾溶液时,随着血液稀释,钾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酸中毒得到纠正,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

排尿排便后,钾增加而大便持续失钾,血钾迅速下降。一般当血钾低于3.5mmol/L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

4)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磷血症:在纠正脱水和酸中毒时,慢性腹泻、营养不良或活动性建筑寻求性疾病的患儿,大部分有钙磷缺乏,少数可有镁缺乏。低血钙(低血镁)表现为手足搐搦和惊厥;严重时出现低磷血症、嗜睡、精神错乱或昏迷、肌肉和心肌收缩无力等。应该改正。大多数孩子的腹泻一般都不是严重缺磷,不需要额外补充磷盐就可以恢复。

(二)几种肠炎的临床特征

1.轮状病毒肠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主要流行于秋季,故又称秋季腹泻。以6 ~ 24个月的婴儿为主,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大便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状,无腥臭味。

2.大肠杆菌肠炎(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5-8月气温较高的季节。起病较慢,大便呈蛋花汤样,有腥味,粘液较多。

3.抗生素引起的肠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变形杆菌、部分梭状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增殖引起,持续用药后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而继发肠道耐药。该病起病急,多见于体弱、长期使用肾上腺素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水电解质紊乱。大便是深绿色的,有很多粘液。

(3)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病程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人工喂养常见于婴儿,多与急性期营养不良、治疗不彻底有关。

(4)“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通常肿胀。出生后不久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正常。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儿科护理:小儿腹泻的护理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