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1例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关键词:脑损伤康复护理
脑外伤是头部特别是脑组织的创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头部损伤是年轻人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我国10万人口年发病率为55.4%。颅脑损伤研究发现,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1。颅脑损伤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工业运动损伤、跌倒、撞击等造成的头部损伤。随着交通的发展和事故的频发,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医疗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这些颅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然而,许多创伤患者存在身心残疾和心理障碍,影响其经济、家庭生活和工作。因此,除了积极的临床治疗措施外,配合康复措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颅脑损伤后意识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临床常见的颅脑损伤包括脑挫伤、挤压伤、脑干损伤、颅骨及颅底骨折、颅内血肿等。我院开展颅脑损伤以来,采取了清创、开颅、引流、降压、抗炎、止血、脱水等支持性治疗措施。,已经普遍使用。在此基础上,及时应用中药清热活血开窍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5岁,因车祸和头部受伤于2004年6月入院。来医院的时候是颅骨内陷,左颞区头皮裂伤。急诊CT显示我颅骨内陷,颅底骨折伴耳漏,脑挫伤。体检:体温37℃,脉搏6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46 mmHg,光反射延迟。右侧肢体刺激痉挛,立即清创。给予消炎、止血、支持、脱水治疗。第二天,耳漏和出血停止了。之后每天进行气道护理、口腔护理、搓澡、持续低浓度吸氧。第7天体温降至36.2℃ ~ 37.2℃,停止物理降温。第10天,患者烦躁不安,对光反射敏感,无法回答。第15天给予流食和清热活血开窍清脑开窍中药。第13天,意识转清,但出现明显的精神障碍症状,呼吸平稳,即导管堵塞,能正确回答问题。在此期间,没有出现并发症。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康复出院,现已重返工作岗位。
2讨论
这是早期介入意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最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主要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提高床边15 ~ 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持续供氧,改善脑缺氧,限制液体摄入。每日输液量少于2000毫升,尿量不少于600毫升。在高烧的情况下,冰袋用于物理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脱水疗法用于减轻脑水肿,通常在125ml中快速滴入20%甘露醇,持续15min。密切观察尿量,了解脱水效果,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意识变化。更重要的是,在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尝试音乐疗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我院开展了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笔者最深的体会是,脑外伤导致颅内压增高、血氧供应障碍等一系列临床改变,并发症增多导致恢复不理想。本病例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恢复意识和肢体功能,证明了在精心护理和医护密切配合下,重型颅脑损伤同样可以得到满意的恢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