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施工缝的留置
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浇筑不能连续完成,因此需要设置施工缝。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了解施工缝的留置和处理,知道留置施工缝处理不当对[BAIKE1]工程质量[/BAIKE1]的危害。
1。与一次性现浇结构相比,施工缝的危害给结构的整体性带来一定的危害。这是因为一次面终凝,二次浇筑时,原断面上有冷缝,削弱了新老断面的粘结力,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柱、墙水平施工缝处理不当的危害。在柱子和墙壁的底部和顶部的水平表面上,容易堆积垃圾、杂物、淤泥等。,再加上这个地方钢筋密集。如果模板上留设的清扫口位置不当,或者没有留设清扫口,二次浇水前施工缝表面的赃物和冲洗水就没有了来源,使接缝要与密实的地方结合,形成严重的夹渣和分层,成为较薄弱的地方。这种
...对于柱或墙基础或顶部施工缝的处理,施工技术和质检人员应仔细检查。由于一次浇筑的高度(深度)一般为一层或更高,所以在底部添加材料和振捣非常关键。顶部发生泛浆,是由于粗骨料重量大,下沉,使水泥浆浮在表面。由于上层缺乏粗骨料,这种浸水降低了强度,导致薄弱部分。施工时应防止这种现象,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但要适度。
2。梁板竖向施工缝处理不当的危害。根据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梁板竖向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在跨度的1/3以内。对于较大的梁,由于配筋较多,插板固定困难,支撑不严,施工缝往往形成台阶近似的斜缝,突出的不规则部位成为薄弱点。从表面分析,突出部分多为振动推进的砂浆,松散,缺少粗骨料,强度低;再次浇筑第二遍时,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冲击力会使刚度低的凸出部分悬空空部分压碎或开裂,形成隐形内伤。梁板施工缝处容易发现外部裂缝,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3。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施工缝位置不当的危害已经形成,梁板的施工缝应留在跨度的1/3以内。遵循规范是科学的,是考虑该位置剪力最小来确定的,有利于施工。如何理解跨中的拉力,尤其是简支梁,对跨中混凝土的质量也很重要。假定简支梁跨中存在贯通裂纹。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定施工缝的位置应在跨度的1/3以内,主要是从力学计算的角度,也可以从方便施工的角度来理解。结构设计中,梁、板跨中一般不设负筋,该位置便于插入浇筑挡板和留设竖向施工缝;将施工缝留置在对称线附近,可使模板位移均匀对称,避免新混凝土因模板变形而发生接触角扭曲,并限制施工缝留置在跨中附近,使新老混凝土接近同一尺寸,避免悬殊现象,减少湿差应力和干缩裂缝的发生, 同时保证浇筑时在老混凝土接触面产生侧向挤压力,提高施工缝界面的粘结咬合力。
施工缝质量处理措施的工程实践表明,施工缝不可避免地对结构整体性造成隐患。如何提高施工缝的施工质量,增加施工缝界面的粘结力,根据规范的要求和大量工程实践效果的比较,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处理措施。
1。竖向结合面凿毛混凝土终凝后,允许拆模时,轻轻拆除结合面挡板,用斧子或钢棒凿毛表面,并清理掉松动的石块。此时混凝土强度很低,很容易凿深20~30MM。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时,提前用压力水冲洗接缝面,边浇筑边刷素水泥浆,增强咬合力。
2。增大粗骨料法梁板体积,造成留缝厚度大,表面浮浆层和泌水层相应较厚,施工缝处理困难;如果刮去表面浮浆或二次振捣不起作用,可加入粗骨料,将级配碎石撒入浮浆中再次振捣,防止石子集中。这样会使体积大时浇筑在接缝处的混凝土粗细骨料均匀,水泥浆不流失,强度不降低,还会提高新老界面的粘结力和咬合力。
3。当混凝土体积较小时,简单的方法是用铁抹子刮去表面的一层浮浆,深度< < 25MM,挖出条纹,这样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缝的粘结质量,有利于新老混凝土的结合。
4。振法的二次开发要把握好时机。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兴。这将使下沉的石头和漂浮的泥浆重新搅拌和结合,使它们更加均匀和密实。实践表明,重新振捣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