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挖泥船筑堤堵口试验研究报告(一)
湖南洞庭湖区挖泥船堵堤试验研究报告
为了快速、经济地解决洞庭湖区堵堤时的高水位施工和土源问题,为洞庭湖区防洪建设和抢险救灾开辟一条新途径。我们选择了两个地质条件不同的溃口,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疏浚设备对溃口进行封堵和修复,并在狄威湖、公话、团州、梁倩湖、临安、西关、安灶等10多个地方进行了推广应用。,并且经受住了1996年、1998年、1999年三次高洪水位的考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赢得了党和省领导的赞誉,也深受影响。
本项目的研究重点是:
(1)充分利用现有挖泥船设备;(2)研究筑堤新技术;(3)研究堵口复堤新技术。
一、概况
湖南洞庭湖区有大小堤防266处,一线防洪堤3471公里,险工1457公里。由于现有堤防多环绕在淤塞的湖泊上,堤后自然地势较低,加上堤内取土留下的土坑或决口封堵后留下的冲刷坑等诸多原因,导致堤内(两水有堤)深塘长度超过200公里。这种深塘大堤易出险、难抢、难修,是湖区大堤防洪的薄弱环节。1972年以前,挖泥船主要疏浚内河航道和内湖排水道。1973年,他们开始学习荆江大堤的吹填经验。先是南大、屈原农场用挖泥船填大堤里的深塘。由于其显著的效益和立竿见影的效果,该船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促进了吹填土工程的快速发展,从填塘到地基加固和压力浸泡防渗。80年代用挖泥船直接吹堤,大获成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水情变化,堤防标准偏低。遇到大洪水,总有一些堤防决口。除了1997年,其他年份洞庭湖都有决口。1996年湖区有大小堤防156处,1998年有142处,大部分是因为地形原因。影响了生产的恢复和灾民家园的重建,给政府救灾带来了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挖泥船被提出来堵堤复堤。效果很好,开创了我国堵堤法的先河,先后在丰顺堤、外堤湖堤、南湖帝鸿堤、烂泥湖排口堤、团洲堤、共华堤、前团建堤等工程中使用。
根据挖泥船的装备数量,我省从1952年12月开始拥有第一艘挖泥船(湘江号),1954年正式投入使用。1964年接手浙西洞庭、鄱阳抓斗,1965年从荷兰引进内燃液压绞吸式挖泥船,为我省挖泥船的制造和发展提供了典范。随着吹填工程的发展,我省发展了各种类型的挖泥船,大部分县都设置了挖泥船,成为洞庭湖整治的生力军。随着土源、长途运土等问题的出现,以及挖泥船需求量的增加,我省向荷兰政府申请贷款购买大型挖泥船。目前已引进6艘大型挖泥船,我省挖泥船迈上新台阶。全省现有挖泥船56艘,年生产能力3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水利部门的“通航空”母船。
二。研究项目建议书
汉寿县马家堡堤段为堤湖分离堤的中、老河道截流,位于县城以东约2km处,全长700m,外河水位39m,内河水位33m,设计堤顶高程40.8m,堤宽8m,临水坡1: 3,回水坡1: 2.5..首先,采用人工填充方案。因为堵口附近有一个老河套,水位低的时候冬天无法取土。第二,采用机械施工。因为堵口附近没有土源,距离工地只有5公里取土,需要大量投资。第三,挖泥船用于修堤,可以从旧河道取土,由挖泥船的泥管运土。经过试验小组对上述三种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挖泥船进行堤防修复。
1994年7月19日,湘江水位超过历史水位,长沙市丰顺园因管涌决口。爆裂宽度365米,坑底标高27米,坑深12米,堤顶标高41.2米。丰顺源决口后,也有人提出用机械结合人工的方法堵堤。第三,丰顺大堤狭窄,灾民转移财产到大堤后,开车不方便。第四,时间要求紧。当时提出20天内修复大堤。针对上述情况,试验队提出采用挖泥船堵口和人工整修的方式修复大堤。【/br/】挖泥船修堤堵口是在人工取土困难、机械运土远、投资大、时间紧的情况下提出的,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