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浇注过程常见事故处理(二)

水下混凝土浇注过程常见事故处理(二),第1张

水下混凝土浇注过程常见事故处理(二),第2张

三。埋管
浇注时管子拔不出来有两种可能:
1。钢筋笼质量差,部分钢筋脱离主筋后插入管圈(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浮笼)。此时应前后旋转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分离,并占据钻孔中心,然后才能继续浇筑。
2。导管埋深过大或混凝土初凝会增加导管的内外摩擦力。水下混凝土灌注应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不得超过6m,也不得小于1m。为防止混凝土初凝,除添加适当的缓凝剂外,还应振动导管。
一旦埋管,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尽可能加大拉力拔起管子(但要防止管子漏水),在拔起的过程中要前后晃动管子,使拔起容易。
四。浮笼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过程中,浮笼事故屡见不鲜,尤其是只有下半笼(即钢筋笼长度小于成孔深度)的钻孔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混凝土的顶力有关,但预防不力是一个因素。因此,下放钢筋笼时应采取相对固定措施,并尽可能在钻机底座上焊接几根主筋,以增加固结力。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靠近或进入钢筋笼时,要心中有数。当混凝土面接近并进入钢筋笼时,应保持允许范围内的深埋管,混凝土从导管底部出来后,应连续灌注,尽量减少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击;当混凝土表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时,适当提升导管,增加钢筋笼的埋深,使混凝土与钢筋笼之间的约束力能保证钢筋笼不上浮。
如遇浮笼,应尽快处理,并对浮笼进行约束。用多根直径约6cm的钢管套在钢筋笼主筋上,然后焊接在套管上,焊接好的钢管和套管用钢筋或方木压成网状。这样也能保证钢筋笼在上浮时不会过度偏离。
建筑事故时有发生。为确保工程质量,应坚持预防为主、防微杜渐的原则。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水下混凝土浇注过程常见事故处理(二)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