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二)辅导:设计反应谱(二)

专业知识(二)辅导:设计反应谱(二),第1张

专业知识(二)辅导:设计反应谱(二),第2张

自地震反应谱概念应用于抗震设计以来,设计反应谱的标定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对不同的地震区采用不同的地震系数(K)和相同的标准反应谱(β谱),如美国早期的统一规范和前苏联1959年的地震区规范。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根据区划图对不同等级的地震区采用不同的地震系数(K),按场地类别划分标准化反应谱,可以看作是第二阶段。如我国1974年、1978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目前仍在使用的《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 111-8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都是这样处理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强震资料的迅速积累,开始注意到除场地条件外,震源和传播路径对设计反应谱也有明显影响,并将其纳入相关规范,如美国ATC-3规范,采用有效峰值加速度Aa和有效峰值速度Av来考虑上述影响。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采用设计地震分组来反映上述影响,可以视为进入第三阶段的代表。
[例6]自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应用于抗震设计以来,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大致经历了()个阶段。
A、2;
B、3;
C、4;
D、5;
答案:B
[例7]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采用了设计地震分组的概念,属于设计反应谱标定的()阶段。
A、2;
B、3;
C、4;
D、5;
答案:B
27.2设计反应谱确定的标准方法
众所周知,设计反应谱是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因此设计反应谱的合理确定对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精确测量设计地震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于一般工程(一般指乙、丙、丁类建筑),设计地震动可采用适应当前地震影响认识水平并有大量强震观测记录和震害经验的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方式确定。我国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地震动是通过对地震环境和场地环境的分析、判断和分类确定的。按照这种方式确定设计地震动的要求,工程勘察单位至少应提供以下信息或参数:一是有关地震环境的信息,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二是有关场地环境的信息;包括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土壤钻探数据等。
[例8]我国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地震动是由()确定的。
a .地震环境和场地环境的分析判断;
b .分类方法;
C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
D、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土层钻孔数据等。
答案:A、B
[例9]为了满足确定设计地震动的要求,工程勘察单位提供的资料或参数至少包括()。
A、关于地震环境和场地环境的信息;
B、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
C、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土层钻孔数据等。;
D、A+b+ C;
答:答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专业知识(二)辅导:设计反应谱(二)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