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据专家介绍,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旱地耕作方式,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杂草控制、秸秆还田和表面处理。其核心是免耕播种,主要作业由机械完成。保护性耕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基本上都采用了机械化支撑的保护性耕作。
中国北方地区一直沿用犁铧耕地和休闲耕作的传统方法。因为深耕细耙,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的水肥含量降低,耕地裸露的表土也加剧了肆虐的沙尘暴。
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在山西省经过近9年的持续试验研究,初步开发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减少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土壤流失80%,减少大风扬沙60%。同时可以增加休闲期土壤蓄水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操作程序,提高作物产量。
今年,农业部在北方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工程。通过重点建设核心项目区,结合国家实施的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建设措施,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