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指导(二十六)
非生态污染影响(二)
大纲对本次讲座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识别关键问题和筛选评价因素的要求;2.掌握生态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3.熟悉工程数据收集的要求;4.熟悉工程分析的要求;5.熟悉生态状况评估的要求;6.熟悉生态状况评价的主要内容;7.熟悉常用的生态现状评价方法和应用范围;8.熟悉生态影响预测的内容。
1。工程调查与分析。工程资料收集要求:
1.1工程设计资料,包括主辅工程的位置和规模、工程类型、工艺、设计文件和内容等。
1.2项目平面图应根据奇特的种植步道,标明地表情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主要水体、植被类型及分布、主要动物群落)及周边村镇、工厂、工厂。
1.3区域规划资料及图件
2 .工程分析要求
2.1拟建主体及附属工程的简要说明及分析(主要工程措施、工艺、施工方法及运行特点)。
2.2类似项目调查分析,收集国内外类似项目数据,对一级项目中的类似项目进行类比分析。
2.3施工期工程措施的生态影响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施工活动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引起的植被、地形、土地和水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的变化,以及由于生态因素的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2.4项目运营期生态影响的方式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运营改变了区域空格局、土地和水的利用以及自然资源。
3。关键问题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根据拟建项目潜在环境问题的分析,以及项目的性质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通过列表法识别关键问题和筛选主要评价因子,完成本次评价后进一步确定主要评价因子。在识别和筛选过程中,需要初步确定评价因素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并对变化结果进行定性预测。
二。生态环境调查。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
1.1地理特征因素(行政区域、地形、坡度、海拔、经度、纬度等。).
1.2地质构造;
1.3气象和气候因素;
1.4水文条件;
1.5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动植物资源;
1.6项目拟议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模式和强度;
1.7项目拟议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和损害;
1.8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
1.9基础图的收集和编制,主要包括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植被图、水土流失图等。当现有图件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一级项目应采用遥感与地面调查、勘测和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各种基础信息图件。
2。社会经济调查的内容包括:
2.1社会结构,如人口密度、人均资源(人均土地资源、人均水资源)、人口生活水平、科技文化水平等。
2.2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如产业构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强度等。;
2.3移民问题:包括移民规模、移民方式、移民区预期产业情况、居住情况、潜在生态问题、敏感因素等。
3。生态敏感问题调查
3.1荒漠化(属于生态脆弱地区):荒漠化程度是荒漠化发生地区环境退化程度的客观反映。荒漠化程度由地理景观和土地荒漠化的发展情况来判断,将荒漠化分为潜在、发展中、强烈发展和严重四个等级,并指出“荒漠化危机”的程度。从生态学角度判断荒漠化程度,更科学的把握是荒漠化是土地生产力退化过程的本质(土地繁殖潜力、生物量生产、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明显降低)。
3.2生物多样性调查
3.2.1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限于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调查单位面积(hm2)维管束植物的数量。
3.2.2动物多样性调查:常用的有追踪法、遥测法和实地观察法。
3.2.3项目拟建区域关键敏感物种调查:根据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群落或生态系统一般都有最脆弱的物种,最脆弱的物种最先灭绝。最脆弱的物种通常是捕食者,也是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最稀有的物种。Keystone species对系统可生存性的研究是定义系统可生存性最适用的方法。
4。生态完整性调查:生态完整性评价包括自然系统生产力的定量估算和稳态分析两个方面
4.1生产力估算:通过对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来完成。其中,(1)参考权威著作提供的数据;⑵区域蒸散模型。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