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走过千年老街古巷
提起江西吉安,
人们首先会想到井冈山。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井冈山的东面,在吉安市青原区所属的平原上,还有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村落,在战争年代并没有被破坏。那就是最近逐渐流行起来的魁北古村落。
祠堂曾是红四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
一池清水过后,一座宏伟的祠堂首先映入眼帘。在远处,你可以看到“翰林第”三个大字的牌匾高挂在大梁上。走近一看,下面还写着“红四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大门上方悬挂着“梁氏宗祠”的牌匾。祠堂,又称“永木堂”,是一个古老的会馆。据说这个名字是因为寺内柱子上的37副“嵌字”对联都是以“雍”和“木”开头而得名的。从其中一副对联“宗皮震慕先哲,后主庆泽空万世,祖德穆欲垂百家,亲友乐,虽家多”中,不难体会到当地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后代继承祖先的遗志,享受邻里的和睦。祠堂左右侧门分别有“进则孝”、“出则孝”的字母,对应着古代的“忠孝”。典型的儒家人格,牌匾周围的几幅水墨画依然清晰可见,毛笔精细。祠堂占地1200多平方米,37根暗红色石柱上的对联均出自古村落的能人子弟。走出翰林寺,我四处闲逛,却看到了另一座祠堂——“弓玄庙”。虽然规模远不及翰林,但也有自己的尊严。祠堂外是高大的“古怀地”牌坊,与它成直角的弓玄庙影壁上写着“留余地”四个大字,耐人寻味。绕过古淮河是一条鹅卵石路,路边一座带阳台的建筑吸引了我。虽然整体风格与其他建筑基本相似,但感觉是当时中西合璧的典范。走近后发现,带阳台的建筑侧墙上赫然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礼拜堂”二字。【/br/】老房子古巷池塘编织成迷宫【/br/】村子里到处都是迷宫般的小巷,有些窄到一个人可以侧身通过,但是穿破了就觉得豁然开朗。老房子一栋接一栋,小巷一条接一条。走在狭窄的小巷里,常常会眼前一亮,所有的房子都像月亮一样从一个池塘里出来。楼边的石板和青砖一眼就能看出岁月不短,青苔映衬着碧绿的池水,相映成趣。
据介绍,全村共有大小池塘28个。据说这和天上的28颗星有关。更神奇的是,每个池塘下面都有水道,在不同季节自动调节每个池塘的水位。是否真的有28张嘴不得而知。有了独一无二的池塘,更有古树奇观,如老茎老枝的“驼背香樟”,合二为一的“李连香樟”,从地下复活的“卧龙香樟”。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青灰色古民居掩映在树荫下,呈现出独特的田园乡村风情。
弯弯曲曲的老街藏头露尾
拐进一条小巷,穿过一个楼道门,一条一尺宽的小街展现在眼前。路面中央用一条条青石板拼接延伸,两边铺上大小均匀的鹅卵石。道路两旁是建筑风格和规模基本相同的临街木门、木板的老式店铺。褪色的门板依稀可以分辨出当年的红色,白墙斑驳孤立,*露出青色的耐火砖。据考证,奎北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由于水运发达,商业发展迅速,于是,这条店铺林立的北投街逐渐形成。清朝乾隆年间,北投街900米长的街道上,就有100多家店铺。富水河上的帆船像小船一样飞来飞去,东南西北的货物,还有西方的洋货,源源不断地进入北投街。如今,只能看到白墙和门楣上残破却清晰可辨的招牌。略带S型的街道布局,让你看不到两边的头尾。就像历史本身,据说当年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就有这条老街。
沿着老街往南走,拐个弯,就看到一家农家饭店的招牌。这时,我饿了。我进去点了食物,并告诉老板准备好了给我们打电话。我急着从门口的小木桥走到另一边,因为黄灿灿的油菜花大面积开放,让我们把饥饿抛到了九霄云外。整个木桥由六根细木棒组成,两英尺宽,三英尺长。总共有12节。每一节的接口下,都有一个八字木支撑。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不禁让我这个平衡感很差的人胆战心惊。好不容易到了对岸,老板却让我们吃饭。真的是捉弄我。于是我在油菜花前拍了张照片,匆匆赶回。餐厅前面有一个平台,刚好够放几张桌子。坐在露天平台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听富水河的声音,一边吃着美食。
相关链接
庐陵文化
庐陵文化是指吉安的古今文化。其实质是“文学篇章的意义”,具体内容非常丰富,包括青铜文化、陶瓷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科举文化、名人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江西文化的重要支柱。江西当地的建筑不同于众所周知的徽派建筑。庐陵文化的覆盖范围包括庐陵县及秦汉时期设立的县所辖区域,以吉太盆地为中心,向外辐射。
温馨提示
■地点: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背乡
■交通:下午上海出发的火车,第二天早上9: 00到达吉安火车站。一直往前走,吉安的清源汽车站就在不远处。坐公交车到文北乡,沿路上下车,40分钟左右就到了。(清远汽车站-新围、奎北6:00-17:00每20分钟一班,票价6元。)奎北-吉安(大门口路边有公交站,下午4点以后没有去吉安的公交车)
■住宿:没有酒店,可以住民居
■吃饭:古街南端有一家农家乐餐厅,是古村落里吃饭的地方。又便宜又好吃,四菜一汤30元就够了。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