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淹没中国城市特色

“国际化”淹没中国城市特色,第1张

“国际化”淹没中国城市特色,第2张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导致了中国城市形象的整合。东、西、南、北的城市特点没有什么区别,城市失去了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资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古城形象的痕迹和记忆是否随着新的建筑而褪色?或许这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只有建立了坚实的本土化基础,才能在国际城市之林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全球经济一体化绝不是城市形象的一体化。

国际化是曾经封闭开放的中国城市发展形象最敏感、最受关注、最热情、最时尚、最向往的象征。因为国际化的对立面是“土气”、“保守的地方主义”和丧失自信的“落后”。城市的规划、决策和执行,从上到下都沉迷于国际化。

摘掉“本土落后帽子”的宏伟规划不切实际,盲目与国外城市的国际化进行比较,甚至投入巨资复制一些国际化城市模式。

城市形象国际化的风起云涌源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导致中国城市形象出现一体化现象:东西南北城市特色无差别,城市的地方特色被国际化淹没,城市的可识别性极度降低,城市的地方环境和文化资源流失,城市的地方生活方式和品质受到国际化的负面影响,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它是城市经济运行的文化载体,城市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不能失去自我存在的信念、方式和价值。国际化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模式,而不是城市现代化的一种方式。中国的地方城市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寻求切实可行的增长方式,不能盲目追求国际化。

上海的国际化:我姑姑的后现代生活

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发生在上海,提出了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高楼之间的“旧街区”普遍成为城市的“残迹空”,城市的主体甚至主角不再是传统街区,而是那些一个又一个主宰城市天际线的高楼。高楼大厦仿佛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孤岛(老城),各有各的阵,各显神通。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上海作为百年租界城市,跃入国际都市平台,确立了优于中国其他城市的历史前提。1979年以前,上海在建筑上保留了上海形象的独立性。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上海加速成为国际大都市,却为国际形象付出了沉重代价。

上海的国际城市形象呈现出双重性:现代高层建筑与原有城市社区在规模和风格上的鲜明对比,一些“鲜明对比”使城市形象失去了和谐感、亲近的人的尊严和社区历史文化的视觉记忆。于是,上海的形象就出现了两张“城市皮肤”:原来小区的大街小巷变成了城市楼层的零散单元,而空里的皮肤就像动物园里的长颈鹿、斑马、仙鹤、狮子在东张西望!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城市景观。上海的国际城市形象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个体标志的丰富、旺盛、生动和过剩。如果包含适当的“城市秩序”,或许上海的国际城市形象会更加和谐,更能体现上海的尊严。

预计上海的城市文化形象将更加注重地方性。上海不是失去了本土性的国际化都市空。任何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本土化的语境和沿着本土化道路成长的基点,城市所谓的国际化往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市形象的本土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前提;一个城市只有建立了坚实的本土化基础,才能在国际城市之林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北京的国际化:失去古城和谐的记忆

在北京全面国际化的前夕,城市形象的特点是和谐。灰色的城墙沉淀了历史和谐的恢弘,6000多条胡同(至今仍有1000多条胡同)组成了一代代古城生活的和谐乐章。北京具有世界古都的伟大而独特的和谐气质,是体现人类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的经典。

北京古城形象的第一美是和谐。正是这种大同,打动了凯尔·波罗,通过他的旅行,让整个欧洲在北京面前肃然起敬!北京的和谐影响了费城和世界的城市规划思想;北京的和谐也让八国联军眼红,但他在历史的侥幸中得以避免被灭。

现在是我们开始评估北京国际形象的历史性时刻了。标志着这个时代准现代主义及其风格的新建筑分布在整个首都,但更多的感觉是城市的切割或分割的碎片。其实城市是多么需要整体和谐感。

城市形象的首要审美基准是“整体和谐基调”——巴黎的灰橄榄绿色、威尼斯的深橙色、罗马的灰棕色、奥斯陆的灰篮子、纽约的灰棕榈、东柏林基于柏林墙的暖灰色、巴西利亚的乳白色、波士顿的砖红色...融入北京城市文脉的“砖灰色调”体现了古城形象的整体和谐感。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我们发现只有一座现代建筑谦逊而真诚地融入了这座古城整体和谐的基调——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

从长安街到东西二环,从朝阳区的CBD到新边缘区,闪耀着国际标签的新建筑从单一的设计评价来看都是那么的精彩,却失去了古都北京形象的整体和谐感。因为每一个新建筑都是如此的过分强调和标榜自己,基于城市联想的群体形象协调显然需要城市设计的整体掌控。北京的国际化带来了很多新的建筑,但古城的痕迹和记忆是随着新的建筑而褪色还是被遗忘?也许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广州的国际化:香港化后的“反港”

中国城市史上第一个国际社区沙面出现在广州。沙面的历史建筑虽然体现了更多的异域风情,但整体上融入了广州的国际都市环境。至今,沙面仍是广州国际城市形象的窗口,成为历史层面上中国最早开放口岸进入国际商圈的见证。1665年,法国学者绘制了《广州历》中的第一幅城市规划图:广州的城墙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城内的街道虽然采用了欧洲的网格规划模式,但在与山川的交界处保留了广州的地方特色。于是,17世纪法国人对广州城市规划的看法带来了当时欧洲的国际影响,但他们首先在主体思想上保留了广州这座古城。

19世纪中期,香港成为殖民地,当时作为国际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建筑形式和官方中文都来自广州。到了80年代,广州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变成了复制式的港式:从新的建筑风格到切割传统街区的高架路,从居民区到城市的时尚生活习惯,几乎处处都留下了港式的痕迹。于是,广州的国际化逐渐被“香港”所掩盖,城市形象甚至一度成为第二个香港的标志。90年代末,广州开始以自我意识走出“以香港为中心”的城市形象误区。城市战略显然侧重于广州的国际化,首先是广州导向的理念。从规划到城市设计,开始摆脱香港本位的隐形枷锁,一个真正的具有本土城市形象的广州正在华南的地平线上崛起。

认清国际化的本质。

二战后,世界城市几乎普遍受到国际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形象普遍被国际化抹去。然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国际化的全球旋风中更理性、更从容地保持着自己的形象:罗马将国际建筑抛到了城市的边缘,中心区完整地保留了古罗马的形象;巴黎的国际建筑将集中在方得,老城区将尽可能保留巴黎的传统形象;就连战后重建的东京,也将国际高层建筑集中在新宿。在城市高度国际化的美国,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市中心。作为居住社区和传统街区,他们尽量保持当地的形象特色。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国际化”淹没中国城市特色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