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岳华亭(三)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岳华亭(三),第1张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岳华亭(三),第2张

第四章是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反映论和先验论,不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什么区别。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是什么关系?

解析:人不可能了解世界的全部,所以世界是不可知的。

2.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四点)。

含义:敢于实践;尊重实践。

问题分析:实践是知识的源泉,所以知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主动反映。

它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第一,认知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反映。这是所有唯物主义公认的反映论的共同原则。

第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认识的创造性表现在:创造概念和理论体系;创造蓝图;实践创造出世间没有的东西。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创作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反思的前提和基础;创作本身也是一种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反映与信息和选择重构的关系。

它反映了一个事物在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复制、再现、接受和保留其信息并留下“痕迹”的过程、属性和能力。它是信息他性在这个事物中以某种方式的性质、结构、状态和历史的再现,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表现出来。反映是信息交流、传递和接受的过程。选择是一个事物区分其他事物及其信息的能力,从而表现出不同特征的运动和变化。人的认知是人脑对客体的高级反映形式,主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所谓认知中的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将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客体信息重新组合和建构为一个概念系统的过程。

5.理解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理论引导实践走向成功,错误的理论导致实践的失败;先进的理论使实践充满活力,不断优化;落后保守的理论使实践停滞不前,效率低下,如同一潭死水;革命理论鼓舞人民精神,是革命运动的先导;反动腐朽理论腐蚀人民思想,是反动腐朽阶级和势力的精神支柱。在现代生活中,认识和理论的积极作用更加突出,实践对先进理论的吸收和消化程度是实践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践的发展程度越高,对理论的要求和依赖也就越高。

6.中国传统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举例)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知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知,其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感知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性;生动具体;性能和片面性。

理性认知是对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认知,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其基本特征是:间接性;抽象;深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与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它是由认识的顺序决定的。

其次,感性认识需要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现实任务所决定的。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渗透着感性认识。感知和经历的丰富与否,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也有很大差异。

具体认知过程完成的标志是什么?“跟着感觉走”怎么了?是感知的起点。你的观点是什么?

8.理性认识回归实践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测试和发展理解。

9.认知过程的重复性是由于:

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知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的认知受到认知主体局限性的限制。

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认识的任务是不断克服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二者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统一。这种统一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主观上应该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事物和实践相一致;这种统一应该是历史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主观认识应该与不断发展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一致。

这个原则意义重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是“左”和“右”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11.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是根据新的实践和事实,从理论认识出发,探索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发现,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结论的新飞跃。所有这些科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和发展的新突破都属于这一点。

创新是指实践领域的新突破、新变化、新飞跃,如体制机制创新、技术革命、技术创新等。

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反过来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先导,也就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12.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1)任何真理都包含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客观内容。②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是客观的。③同一对象只能有一个真理。所有的真理都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

1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①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其客观性和与错误的原则性界限而言,它是绝对的;就其有限性而言,也是相对的。

②从真理的发展来看,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能力和发展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非至上性与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第一,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元素或粒子。第二,绝对真理存在于无数相对真理之中,并由无数相对真理来表达,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第三,人对每一个真理的认识和把握,都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一个环节。

③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定真理的相对性,把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变成僵化的教条。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和客观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诡辩。

14.真理是具体的,它的意义是什么?

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实践是检验和认识真理的标准。

但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直接现实特征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与认识对象相一致,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实在的特征。只有通过实践的客观结果,才能将知识与客观对象进行比较。一般来说,达到预期目的,就证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作为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没有其他标准;所有的知识都要被实践所接受,或者最终被实践所检验。实践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意味着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有其历史局限性的过程;每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往往不能完全证实或反驳所有的知识。在这一点上,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

16.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

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它是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指人类根据世界的本来面目而进行的实践。它是一个客观原理,体现了外在的尺度,即事物的尺度。价值原则是指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而进行的实践。就是主体性原则,体现了内在尺度,也就是主观尺度。

(2)真理与价值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引导。

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探索真理涉及实现某种价值目标,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价值包含真理,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真理的应用。发现真理,运用真理,必然创造价值;价值目标的实现促使人们揭示真理。

(3)真理与价值的具体历史统一。

认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二者相互促进。实践、真理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具体的。人不可能一次穷尽真理,也不可能一次满足价值的所有要求。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价值目标,不断推动人们探索新的真理。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坚持尊重规律与人民利益的统一。

17.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核心是什么?

18.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这个题目可以应用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里的“混凝土”是什么意思?

20.辩证思维方法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标志和基本结构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唯心史观的错误是什么?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它把人的思想动机或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否认人民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和缺陷。

2.地理环境和人口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的作用:它是社会形成的前提;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限制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影响练习效率和效果。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人口的作用: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可以加速和延缓社会发展;它的功能是双重的。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意义: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②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③生产劳动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劳动孕育着社会未来发展的全部萌芽。

因此,恩格斯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一切社会历史的钥匙。

(2)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4.社会实践的本质。

这是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深刻批判了唯心史观,阐明了社会与自然的根本区别,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的科学论断。“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用的”,因为:

(1)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发源地。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是人类社会的运动方式:“物质实践决定功能”。

(3)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体现了社会规律的特征,社会规律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并内在存在的。

5.社会史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第一,社会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第三,社会发展有其明确的地方方向、秩序和趋势。违反社会规律,必然导致挫折和失败。

第四,社会发展是许多相互冲突的个人意志的“总合力”的客观结果。

6.生产力的构成,三个实质性要素;生产力的客观衡量标准和首要因素是什么?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生产力的智力因素。

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原因如下:第一,它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第一性的改变作用。二是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第三,它日益成为推动现代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历史性命题。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8.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先锋。

(1)先进生产力是指生产工具先进、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力。

(2)做先进生产力的先锋:要研究和尊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敏锐把握其发展趋势和要求,不断探索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大力开发新技术并及时应用于生产;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思想和科学素质;不断改革创新,建立适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9.生产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10.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什么?

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功能。

(1)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存在并不完全同步,往往滞后于社会存在或能预见未来。第二,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第三,思想发展的历史传承。第四,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促进意识形态的发展。第五,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负面作用,这是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的意识形态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反应的程度取决于它对大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2)意识形态的功能有:(1)引导和制约人们建立和坚持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行为准则、审美情趣、理想信念,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力量。②为某些阶级、阶层和势力制定政策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③对社会、历史和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批判或维护的功能。④具有调节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功能。

(3)意义: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创造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文化的本质: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体。从狭义上讲,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并对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和反作用。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发展程度和自由发展程度。

②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创造先进文化,引导社会的全面发展。

先进文化是指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引导人们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的文化。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2.法律和道德有什么区别?文化和文明的区别。

13.浅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1)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政治文明是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国家组织和管理方式的程度和成就,精神文明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

(2)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是其他两个文明的物质基础,最终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政治保证和促进,制约着它们的政治走向;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者互为促进、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为因果。

(3)在建设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建设物质文明,促进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因此,我们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没有任何一个方面,社会都是畸形的,不可能健康发展。”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岳华亭(三)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