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摘编自郭倩倩《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B.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这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C.只有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才能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D.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
B.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C.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
D.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B.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C.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
D.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答案:
1.A
思路点拨B.“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错误,从文中看,“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但“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可见,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并不能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C.“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与“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不存在必要条件关系,如文中还提出“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D.“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错误,文中没有将这种形式和其他形式进行比较。
2.C
思路点拨“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错误。文中更多的是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展开论述。
3.B
思路点拨 B“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错误。文中“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意为在对待负面环保问题与正面环境议题上,不应该只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摘编自郭倩倩《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B.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这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C.只有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才能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D.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
B.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C.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
D.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B.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C.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
D.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答案:
1.A
思路点拨
2.C
思路点拨“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错误。文中更多的是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展开论述。
3.B
思路点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