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站在上帝视角检阅人类文明的机会来了
对于《流浪地球》的争论,已经从科幻片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其实,能不能大家都消消气,只说电影,莫谈国事;只看吴京,不提战狼。
一般来说,小说改编影视剧本难度都很大,而且剧本最终往往比小说逊色不少。
《流浪地球》也难逃魔咒。原著篇幅短小但背景宏大文字艰深,每一句话信息量都大得惊人,读起来比一般小说要耗时得多,飘过一句就容易断片。电影则仅就原著的几百字做了展示。
小说的基调是人生悲悯,电影的背景是家国情怀,关注点不同,所以对剧本无力展示之处,以及为了过审不得不做的调整,就一笑置之吧。
有些人问为什么要带着地球跑路,能用石头做核燃料的年代,利用宇宙飞船逃生不是易如反掌吗!这一点小说里说得很清楚,“只有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宇宙飞船的生态系统太精致也太脆弱,长途奔袭无异切腹饮弹。
《流浪地球》一言以蔽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国人写编导演的电影,自然要展示中国人的心理世界。虽然有煽情太过的嫌疑,但贯穿影片的家国情怀是珍器重宝,是血脉信仰,是国民性格,是我们永远无法改写的民族DNA。
大陆性格的中国人,面朝黄土,生生世世,离不开家离不开国离不开这片热土。所以,太阳氦闪了,漫漫宇宙中,我们像悲情英雄夸父和愚公,担山挑月,怀抱地球,满载着家人和梦想,去寻找新的太阳和希望。
与美国的超级英雄单枪匹马拯救世界不同,《流浪地球》从关照一个救援队入手,辐射所有救援队,烛照整个世界。不是美队自己,也不是复联几位超英携手,拯救世界的是全天下所有人。我们携手并肩,共同牺牲,共御灾难。正如国际歌所唱: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影片展示了中国人的乐天,地面极寒,不适宜人类生存,所以在地底深处,建立地下城。在那里,中国人照旧嗨得风生水起,麻将舞狮还是这个惯于苦难的民族的精神鸦片,榴莲味蚯蚓干和兔女郎则是《流浪地球》版的“食色性也”。影片各种逗笑的梗旁逸斜出,为灾难片涂上了些许温暖,让观众紧缩的脚趾和心脏轻松片刻。
谁说中国不会出现在灾难片里,北京的裤衩子,上海的瓶起子都在一片极寒中成为风雪的背景,萧条苍茫,望去让人心碎。
如果人类的空前团结要以地球遭遇如此劫难为契机,那么这世界照旧尔虞我诈物欲横流是不是也还不错!?
电影是“中国心”,但外在表现形式则非常洋派。对地面极寒世界的叙述和表达,与《后天》没有实质区别。不过,转念再想,人类对寒冷的展示,还能如何?就像撞衫,先穿的那个就是拥有绝对优势,哪怕后边这个照样窈窕脱俗。
有两个槽,我不吐不快:
一群人叠在一起使劲推那根硕大无朋的“针”,这是神马逻辑,内力输送吗!?
吴京驾驶空间站引爆时,几滴泪珠飘飞,就是说中控室是失重状态,那时候的人类可以直接暴露在太空舱,我的天哪,请原谅我的小岳岳脸!
史诗级的小说通过影片将慈悲感落地,虽有各种不完美,然而人生的意义包括电影的意义,更多在于过程而非结果,就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2500年的星际流浪,100代的生死接力。即使太阳熄灭,人类依然挺拔。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