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61)——曹操、马超关中对决
(紧接上期)
第三节 亲征关中
上期聊到曹操派兵进入关中平乱,却让众将领按兵不动,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曹操意识到问题的危险性了,严令诸将不战的目的是为自己亲征作战前准备争取时间。到了七月,曹操准备妥当后,立即率大军西征,与马超等在潼关对峙。
这样相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徐晃向曹操提议说:“您集结大军于此,敌人不再派兵守卫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内),显示出敌人无谋。现在派一支精兵给我,偷偷从蒲阪津渡过黄河,拦截敌人,这样就能够战胜敌人。”
曹操觉得可行,就在白天加紧与敌人作战,造成要正面突破的假象。晚上派徐晃、朱灵在蒲阪津夜渡黄河。部分将领认为关西兵强悍,又善于使用长矛,难以抵挡。曹操对众将领说:“战在我,不在敌人。敌人虽然善于使用长矛,但我将使其没地方可刺,你们只管拭目以待。”
徐晃、朱灵渡过黄河后,连夜挖掘战壕,修筑营地,还没完工时,敌将梁兴率领五千多步骑前来攻击,被徐晃打败赶跑。
徐晃、朱灵在河西站稳脚跟后,曹操率大军从潼关北渡黄河。
先渡士兵,曹操与许褚和一百多虎士留在南岸断后,马超率领一万多步骑杀来,矢下如雨。许褚赶忙扶曹操上船。船工被流矢射中而死,许褚左手举马鞍遮蔽曹操,右手操船,渡过黄河。要是没有许褚,曹操可能就没命了。
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前队刚渡河,马超就带兵杀来,曹操还坐在马扎上没起来。张郃等将领赶忙保护曹操上船。黄河水急,渡河时船随水下流,离渡口四五里远。马超士兵在岸上射箭,矢下如雨。
诸将看见军队被马超打败,不知曹操所在,都惊惶害怕,等到见到曹操时,悲喜交加,还有人痛哭流涕。曹操大笑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这是光武帝刘秀曾经说过的话,曹操以此自解。
这两种说法都不是正史的说法,《三国志》的说法是,校尉丁斐看见情况紧急,赶忙放出了许多牛马来引诱敌人,敌人果然都去追赶捉拿牛马,曹操才趁机渡过黄河。
其实不论哪种说法,共同点是一样的,就是曹操当时处于非常危急的关头,有性命之忧。后来诸葛亮曾经说过曹操差一点死在潼关,就是说的这件事。
曹操打算渡河时,马超对韩遂说:“最好在渭水北面坚守,不过二十天,曹操军粮吃完,只能退军。”韩遂不同意,认为:“可以让曹操渡河,然后把他压制在河中,不是更能快速地解决问题吗?”
马超的办法是最有效的,可惜无法和韩遂达成共识,无法施行。曹操听说马超的计策后,感叹地说:“马儿不死,我死无葬身之地啊!”
曹操渡过黄河后,沿着黄河向南修筑了一条甬道。马超、韩遂率军撤退到渭口(渭水流入黄河之处,今陕西省华阴县北)据守。曹操四处设下疑兵迷惑敌人,悄悄用船运送士兵在渭水上搭建浮桥。晚上在渭水南面安营扎寨,敌人乘夜来攻,被曹操预先埋伏的部队击败。
马超等人见形势不妙,派人前来求和,答应将河西之地割让给曹操。曹操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关中问题,不会因为这点小恩小惠而收兵,留下今后出现反复的隐患,因此不同意。
九月,曹操率军渡渭水。每次渡过渭水,就会被马超的骑兵冲击,建立不起营地。当地又是沙土,也搭建不起营垒,建不起桥头堡大军没法渡河作战,这仗就打不下去了。
一个奇葩大将出了个主意,帮助曹操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人叫娄圭,娄圭,字子伯,荆州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人,少年时就有雄才大略,青年时期与曹操有交情。初平年间(190-193年),在荆州北边拉起了一支部队,依附于刘表。
有次刘表让他带兵去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把一支在当地流亡部队带到荆州来,但流亡部队中一个叫王忠的将领却不愿意去荆州,就率众打败娄圭,聚集起连俘获娄圭的兵士在内共一千多人的部队投奔了曹操。娄圭事情没办成,还损兵折将,不好意思再见刘表,也北上投靠了老朋友曹操。
这个王忠就是曹军中有名的吃人肉的将军,曹丕有次跟曹操出行时,让人把一些髑髅系在同行的王忠的马鞍上,以此取笑作乐。
曹操太了解娄圭,知道他是个极富文韬武略的人,不放心让他带兵,任命他为大将,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但不掌管士兵,光杆司令一个。
跟随曹操后,娄圭屡有建树,特别是南征荆州时,刘琮投降,其他人都觉得其中有诈,只有娄圭认为是真投降,力排众议,让曹操放心进军受降。
娄圭的俸禄比其他将领优厚,赏赐也特别多,曹操自己都说:“娄圭比我还富,但权势不如我。”估计曹操是用财富来弥补他没有权势的不足,以此笼络住他。给兵给权不放心,那就给钱吧。这也算一种用人之道。
如今遇到难题,娄圭给曹操出了个主意,说:“如今天寒,可以先把沙土修筑为城,然后用水浇灌,一会儿就可以让沙土冻成冰,坚硬如铁石,一夜之间,可以建起几百堵城墙,固若金汤。”
曹操立即照此施行,让先头部队渡河筑起沙土城,特制了一种装水不漏的袋子,运水浇城,等到天亮时,真就修筑起一座坚城,全军得以渡过渭水安营扎寨,站稳脚跟。
曹操经常感叹:“娄圭的谋略,我比不上啊!”也许正是因为娄圭太聪明,曹操对他又用又防,最后竟然借故将其处死,可惜了。许攸死于自大不知尊卑,娄圭则死于太过聪明,,遭到曹操嫉恨,后面会聊到这件事。
第四节 离间马韩 初平关中
马超等人数次前来挑战,曹操都不出战。马超等又坚持要割土地,送人质给曹操求和。太中大夫贾诩认为可以假装答应他们的请求,然后用离间计挑拨他们的关系,使他们发生内讧。曹操采纳此计。
既然言和,双方将领中的一些老相识就可以互相交往叙旧了。曹操和韩遂的父亲是同一年举的孝廉,有点明清时代的“同年”“同科”的意思。曹操与韩遂的年龄又相差无几,于是两人在马上互相交谈了一阵。
交谈中不说军事,只说以前在洛阳时的一些旧事,说到高兴处,两人拍手欢笑。谈完后,马超去问韩遂曹操说了什么,韩遂回答没说什么。马超就起了疑心。
曹操不光和韩遂谈天,也和马超谈天。但马超就没有韩遂那样老实了,总想在交谈时找机会擒拿曹操。马超力气大,专门制作了一个可以装六斛米的口袋,提在马上来比较曹操的体重。
不大知道他这样怎么能测量出曹操的体重,只是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看能不能将曹操从马上活捉过来然后带走。汉代一斛米约为27市斤,六斛米也就162斤,由此看来,曹操还真是个瘦小个子。
曹操知道后,真有些后怕,说:“差点被这家伙欺骗了。”这个事情有点玄乎,不过马超确实有临阵捉拿或者刺杀曹操的打算。
曹操和马超、韩遂等交谈时,都是单独面对,左右亲兵护卫退后,只有许褚一人紧随。马超想凭借自己的武力突然袭击曹操,但他一直听说许褚非常勇猛,只是不认识,怀疑跟着曹操的这个人就是许褚,就问曹操:“听说您有一个虎侯,他在哪里啊?”曹操回头指了下许褚,马超这才没有轻举妄动。
鉴于马超的危险性,曹操加强了安保措施,在阵前放置了一排“木行马”(古代用于阻止敌人骑兵冲锋的防御工具,宽两丈,约4.5米,模仿螳螂臂削木为刃而成,类似于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放在城门或衙门口的十字木栅栏。汉朝时光禄勋的衙门外专设此物,以区别于其他衙门),曹操隔着木行马与敌将交谈。
许多关中士兵,特别是匈奴士兵只听说过曹操的威名,从来没见过曹操,纷纷前来围观,人山人海,很是热闹。曹操既觉得好笑,也有些兴奋,大声对这些人说:“你们想看曹操长什么样吗?也就是个普通人啊。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巴,只是多一些智慧罢了!”
按照现代考古专家复原的曹操像来看,曹操真不好看,还有些猥琐。曹操肯定不是个帅哥,身高也就一米六左右,但其气质应该很好。(专家可以把人复原成这样也真是专家啊)
有件事情颇能说明这个问题。曹操当魏王后,匈奴派使者来晋见,曹操认为自己长相不够威严,不足以雄远国,就让高大英俊的崔琰代替他接见匈奴使者,自己假扮成侍卫站立一旁。
拜谒结束后,曹操私下派人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长相有何评价。使者说“魏王”虽然容貌非凡,但缺少英雄之气,旁边那个侍卫反而有成就大事的霸气。
曹操见这是个炫耀武力震慑敌人的好机会,就将五千名精锐虎豹骑组成十个方阵排列在身后。虎豹骑军容整齐,装备精良,战马彪悍,骑士威严,特别是一身重甲在阳关照耀下精光四射,令人目眩,望之让人胆寒,确实起到了震慑敌人的作用。
过了几天,曹操又给韩遂写信,故意在信中留下涂改的痕迹,好像是韩遂涂改的样子,马超等人看见后更加怀疑。曹操见有机可乘,就和马超、韩遂等约定时间交战。
先派轻装精锐部队出战,引诱更多的敌人来攻击。随后派虎豹骑重装冲击,大败敌人,阵斩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等逃往凉州,杨秋逃往安定郡(今甘肃省镇原县南),关中平定。
在战后总结会上,有人问曹操“当初敌人在潼关,渭北的道路上没有防守,我们不从河东进攻冯翊,反而去守潼关,过了一段时间才北上渡河,为什么这样做呢?”
曹操解释说:“敌人守潼关,如果我直接进入河东,敌人一定会防守各个黄河渡口,我们就不容易渡河。我故意重兵压往潼关,逼迫敌人全部在南面防守,黄河西边的守卫就空虚了,所以徐晃、朱灵才得以顺利渡河,扎下营垒。
然后我才引军北渡。敌人不能和我争夺西河,因为有二将之军。连接战车和用树木做栅栏,向南形成甬道,是故意向敌人示弱。渡过渭水后坚守不战,是为了让敌人骄傲。敌人不修筑营垒,却来割地求和。我假装答应,是要让敌人放松警惕。
在此期间,我养精蓄锐,一旦出击,就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敌人。战争变幻莫测,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办法。”
曹操真的成熟了,已经不是当初兴兵时那个屡战屡败的愣头青了。与三年前南征荆州后莽撞地随性而征江东的曹操比,也成熟了许多。
会上将领们还问了另一个问题,战事之初,关中诸将一共有十部,每到一部敌人,曹操就很高兴,将领们对此感到困惑。
曹操为诸将解惑说:“关中地广路远,如果敌人各自占据险要地形,,要分别征讨他们,不用一二年的时间是不行的。现在他们全都汇集在这里,人数虽然多,但彼此不服,没有统一的规制和指挥,可以一举全歼,所以我很高兴。”
曹操说的是实情,关中联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自为阵,没有事权统一。假设以马超为统帅,遵从马超屯军黄河之北据守的战略计划,曹操很可能就会无功而返。
曹操于建安十一年(206年)任命的河东太守杜畿在曹操征关中的行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驻军蒲坂时,和马超、韩遂相持期间,军粮全由河东一郡供应。等曹操平定叛乱班师回朝时,河东郡还有存粮二十多万斛。
曹操大为感动,除下令表彰杜畿外,还将杜畿的官秩增加至中二千石。汉制郡守为二千石,再往上一级是真二千石,还往上一级才是中二千石,是九卿等中央机构主管官员的官秩。(约相当于现在一个正厅级干部享受正部级干部待遇)
第五节 苏伯、田银反河间
十月,关中基本平定,曹操让夏侯渊率徐晃、朱灵平隃麋(今陕西省千阳县)、汧县(今陕西省陇县)反叛的氐人,自己亲率大军从长安出发北征杨秋,与夏侯渊等约好在安定会师。
简单介绍下氐人。
氐人是从先秦起生活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等省的交界处,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的一个以定居农业为主的族群。由于与羌相邻,先秦人称其为氐地之羌,又因与羌有别,称之为氐羌,或单称氐。
其部落众多,因地而异,有白马氐、清水氐、略阳氐、临渭氐、沮水氐、隃麋氐等。又以服色而名之为青氐、白氐、蚺氐(一说即赤氐)等。汉代在氐人聚居区设有武都郡、陇西郡、阴平郡等,并置十三氐道,均在陇以南,汉中以西,洮岷以东及冉駹以东北。
大军包围安定。杨秋势单力薄无法抵抗,只好投降。曹操恢复他的爵位,让他留在当地安抚百姓。
曹操还没来得及部署下一步追剿行动时,河间人田银、苏伯造反,波及幽州、冀州。曹操不敢久留,升夏侯渊为护军将军,带领大将朱灵、路招等屯住长安,清剿附近残余势力,自己率大军回邺。
当时凉州刺史韦康的使者杨阜正在曹操这里,告诫曹操说:“马超神勇,深得羌人、匈奴人心,整个西北都畏惧。大军回朝,如果不做好防备,陇上诸郡就会落入马超之手。”(陇上诸郡指陇西、南安、汉阳、永阳等郡,泛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曹操赞同他的说法,但因仓猝撤兵,来不及做更多的部署。
田银、苏伯造反之初,留守邺城的曹丕准备亲征,功曹常林劝阻曹丕说:“我曾在博陵(今河北省博野县)、幽州出任过地方官,对那边比较熟悉。当地人都讨厌战乱喜欢安乐,大多循规蹈矩。田银、苏伯智小谋大,不会有太大的危害。目前大军在关中,不能及时赶回来。将军的任务是镇守此地,稳定天下,面对强敌,不能轻举妄动,就算赢了也不光彩。”
于是曹丕放弃了亲征的念头,派将军贾信带兵去平叛。
曹操班师途中,以擅长指挥骑兵作战的曹仁为骁骑将军,统率七军征讨田银、苏伯,迅速平定叛乱。
叛乱者中有一千多人被包围后向贾信请降。贾信请示曹丕如何处理,按当时律法,被包围后才请降的一律处斩。
参军事程昱坚决反对,认为不能杀。即使要杀,也必须请示曹操同意。其他人则认为军事行为特殊,可以专命,不需要请示。程昱不再反驳。
这下曹丕心里不踏实了,不知道该咋办,就单独召见程昱,追问不杀和需要请示的理由。程昱说:“所谓专命,是指出现突发事件,迫在眉睫,呼吸之间就必须解决的事情才能独断专行的使命。现在这批人已经被贾信控制,不会发生突发事件,所以我不希望将军像他们说的那样去做。”
曹丕夸赞程昱想得周到,立即派人请示曹操。曹操果然下令不杀。曹操知道这事后,也称赞程昱不光明于军计,又善于让人父子和睦相处。
田银、苏伯的余党本应被杀,居府长史统留事国渊以为这些人都不是首恶,请求曹操赦免,曹操同意,一千多人得救。
国渊是经学大师郑玄的得意门生,正直无私,敢说敢当,以前征讨外敌和平定内乱后上报的捷书中都以一为十,杀一个报十个,只有国渊参与平定田银、苏伯之乱后照实相报。
曹操问国渊为啥不按惯例多报,国渊回答说:“征讨外敌后多报,是想以此显示武功,扩大在百姓中的影响。河间在我方辖区之内,出现这种叛逆事件,即使平定有功,我也认为是种羞耻。”
言下之意是当地官员管理不善导致民变,是官员之责。曹操非常高兴,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第六节 马超反西北
留守长安的夏侯渊继续在关中清剿残余势力,击败盘踞秦岭南山中的土匪刘雄。又率徐晃平定鄜(今陕西省洛川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的梁兴余部,斩杀梁兴。
正当夏侯渊在关中清剿残余势力时,西北凉州乱了,出现了杨阜预料的局面。马超果然率领羌、匈奴人攻打陇上郡县,张鲁派部将杨昂率兵支援马超。陇上郡县纷纷倒向马超,只有凉州刺史韦康在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奋力坚守。
马超再次兴兵作乱的消息激怒了曹操,建安十七年(212年)五月,曹操灭马超三族。居住在邺城的马超父亲卫尉马腾,弟弟奉车都尉马休,骑都尉马铁和所有家眷全部被杀,同时也将韩遂留在邺城作人质的儿子、孙子杀了。
但没有杀阎行留在邺城做人质的父母,还亲笔写信给阎行告知其父母虽然平安,但是朝廷不可能一直为他们养老。实际上是威胁阎行,想让阎行反叛韩遂。
韩遂也不傻,知道阎行的父母没死是曹操有意这样做的,为了让阎行忠于自己,同时也让曹操怀疑阎行从而杀掉阎行的父母,就强迫阎行迎娶自己的女儿,阎行无法推辞。曹操知道后果然开始怀疑阎行,但并没有杀掉阎行的父母,为阎行今后的归顺留了条后路。
举兵前夕,马超曾亲口对韩遂说:“之前司隶校尉钟繇曾命我谋害将军,关东之人已经不可以相信了。现在我放弃我的父亲,如父亲一样对待将军,将军也应该放弃你的儿子,如儿子一样对待我。”说明他知道举兵会带来的后果,明知故犯,将自己的父亲、弟弟和全族老幼置之死地,居然还要求韩遂也不要管儿子的生死,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啊!
马超贸然兴兵导致被灭三族,这个行为使其背上了不忠不孝的恶名,为时人所不容。最后凄凉地客死异乡,也算是报应。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马超与张鲁部将杨昂率兵一万多围攻冀县。韩遂也进入氐王千万的部落中,占据显亲县(今甘肃秦安县东北)。没有证据证明是他们共同谋划好的行动,但如此巧合起码说明他们是有所沟通联系的。
两路进军的过程和结果如何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