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这么多年语文,你真的了解语文吗?
北大双本科+心理系硕士,会四国语言,注册会计,金融转行普惠教育,全网450W+粉丝,家庭教育爆款课20W+学员。
作者:桂先学姐
来源:抖音/快手号【北大姐妹花】
从进入学校开始,直到高中,语文、数学都是我们必考的科目,而且分数占比是最高的。而且,语文、数学也都是非常有难度的科目,总有那么些人怎么都学不来。
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低的话,相比数学,我觉得语文其实更难,也更重要。看看每年的高考成绩或者高三学生的模拟考成绩,你就会发现,数学时常会有满分出现,但语文就不一样,满分几乎就是没有。有些人数学考140可能还觉得没发挥好,但语文能考140的那绝对是超常发挥了。
语文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那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下,语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
01
语文,越到高年级越难
要想了解语文是什么,首先我们要知道语文考什么?
语文的考试,就是三个模块的考察。第一个是基础知识,第二个是阅读,第三个是写作。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基础知识会占绝大部分,尤其是一年级,一定是先学习拼音、生字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慢慢地,年级越来越高,阅读和写作的占比是越来越大的,题也是越来越难。虽然高中语文前面也会有一小部分的基础知识题,像一些易错字、读音,病句,古文诗词默写,但这些的占比会非常少。
低年级的阅读,可能也就是一篇很短的文章,然后答案也都是文章中直接可以找到的。
而到了高中,那就是一大段的阅读理解,一张A3八开的纸,大半都是阅读的材料,考的也会是中心思想、写作手法之类更灵活的题。
低年级的写作,也是从看图写话开始,最开始甚至不是让孩子写,填上那一两句话就可以了。就算是写,字数要求也特别低。而高中的要求是不少于八百字。
语文,越到高年级的学习,难度越大。小学阶段,语文注重基础。初中阶段,依旧会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但阅读和写作的比重增加了。高中阶段,基本就是阅读和写作,出题也越来越灵活,这对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02
语文特点一:学什么不考什么
为什么高年级语文难?
因为高年级语文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就是学了什么就不考什么。
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政治、历史,考试内容都是书上学过的。数学学了什么公式定理,虽然考试不会出和书上一模一样的题,但题型和公式的用法,都是一样的。书上没有的,那都是超纲。
但回想一下语文考试,除了那小部分的基础知识、诗词古文默写,试卷上有出现过教材里学过的文章吗?
语文课上学过的文章,考试是不会再考的,肯定会出一篇课外的文章让你分析。
所以很多人就很头疼,特别是阅读和作文。就觉得上课跟考试内容没有关系,那考试要怎么复习?
03
语文特点二:没有现成的定理
跟其他科目不一样,语文教材里是没有现成的定理公式之类的原理的。
特别是数理化这些,考试要用到的公式或定理,像什么勾股定理、三角函数这些,书上都是有的。
但语文不一样。语文考试时的答题是需要按照一定规律的,比如中心思想在哪里?写作手法的用法等。
但语文教材是什么样的?就是一篇一篇的课文。课本是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的,要掌握这些方法,需要我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探索,需要长期的积累。
04
语文特点三:没有清晰的知识模块
语文的教材编排相对是非常散的,没有清晰的知识模块。现在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趋势,就是希望通过语文的教学,培养孩子们综合的语文素质。
语文的课文按章节会有分类,比如这一章都是议论文,那一章都是记叙文,最后是文言文。
但也有些不是按文体来,而是按主题来,比如这一章讲成长,那一章歌颂青春。在同一个主题下,可能他又放了不同的文体。
这样学下来,孩子们可能更困惑了。学的东西和考试,怎么联系起来?
再看一下其他科目,知识模块就清晰多了。比如历史会按时间来编排,像夏商周、三国时期、中国近代史,模块化非常清晰。
05
语文特点四:注重积累和思考
说起文科,一般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要背的东西很多。但其实文科的学习更需要我们所谓的理科思维。
语文需要从那些看起来杂乱无序的文章和课文编排当中,寻找到一根逻辑主线,需要自己懂得整理归纳,总结规律,然后找到我们答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所以,语文最注重的是思考,其次是积累。
教材没有给出相应的公式和规律,那我们就要自己去总结。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的文体,他们经常出题的模式、最常用的分析解题思路是什么样的。
所以,我们的语文学习比理科更注重逻辑,更需要学会思考。
然后就是积累。
我们要丰富我们的阅读量,然后要积累文学常识,还要有基本的诗词古文的理解。
现在的语文考试,理解那些材料都需要博古通今。不仅要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事,还要知道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事。
尤其是写作文的时候,在我们立意清晰、结构条理清楚的情况下,要用什么素材来说明我们的观点?这就要看我们是不是有足够多的积累。
语文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难的。因为它的这些特点,导致很多孩子学语文学得很痛苦。
想学好语文,我们需要有工具和方法。把握好正确的学习步骤,课前预习,了解知识的总体框架,带着问题上课;上课跟着老师思路,记好笔记;课后用思维导图整理笔记,运用好错题本、积累本,还有试卷分析。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