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损伤的病机
伤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等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人体损伤虽可分为外伤和内伤,但外力可使损伤局部肿胀疼痛,限制功能活动,引起内脏器官功能障碍。如骨折患者卧床休息,常引起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如发热、口渴、出汗等。,这些都是损伤后内脏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
【伤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可以在外部滋养筋骨,在内部可以灌溉五脏六腑,温暖四肢,滋养全身,保持循环不断运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气血为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依。气阻则血凝,气虚则血虚,气迫则血消。反之,凝血则气滞,血虚则气虚,失血则气死。苏文五藏张建成指出了血的功能,如“足可触血,掌可握血,指可取血”。此外,苏文的阴阳应象大理论指出的“气伤则气伤,形伤则肿”,也就是说,肿和痛都是气血受伤后的症状。
外伤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伤气和伤血:
伤气
多见于用力过猛、跌倒扭动或胸部撞击等造成的损伤。大致有四种情况:
气滞:是气运行的障碍。气是无形的,所以郁结导致气滞,气滞导致气滞,导致胸闷疼痛。若气郁于胸胁,则胸胁胀满,呼吸咳嗽疼痛。但外观无肿胀,自觉疼痛,疼痛无固定部位,体表无明显压痛点,多见于胸胁损伤,如咳嗽。
气:气闭而不通。多见于重伤员,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晕厥、昏迷、意识不清,甚至窒息,虚弱得爬不起来。
气虚:是全身或某一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理现象,多见于年老体弱者所受的损伤,主要表现为乏力、声音低沉、气短、食欲不振、脉弱等。
呼吸困难:是气虚最严重的表现。患者突然陷入昏迷,双眼紧闭,面色苍白,呼吸浅而短,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脉搏微断。
伤血
是经络外伤引起的出血、血瘀、血虚、血热。
出血:额外出血和内出血。考试网站安排
外出血分为动脉出血,血液呈喷射状,形成血柱;静脉出血,血液呈浪涌状,有明显出血点;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点状外渗;出血,没有明显出血点。
内出血主要是指头颅、胸腔、腹腔、盆腔的内脏出血,可表现为7孔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常合并失血性休克。
瘀血:是经络血管的局部损伤。皮虽未破,但不能流通,卡于隧道,或溢于络外。当它聚集在一起时,就是瘀血。血是可见的,淤青和肿胀。如果不行,那就疼。痛如针刀,痛点固定。
血虚:多因外伤失血过多,或心脾功能不佳,生血之源有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多汗、手脚麻木、心烦失眠、唇淡、舌淡、脉弱;当失血过多时,就会出现气逆带血和血脱气散的证候。
血热:主要指伤后瘀血发热或肝火过盛,血分为热等。,表现为发热、口渴、心烦、舌红、脉数,甚至高烧昏迷。如果血白流了,出血就不会停止。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