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两者的区别在于:具体科学以世界上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他的研究对象,所以他的理论是个体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最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因此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的,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运动是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一切运动的主体和客观基础,一个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会主张一个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比如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假设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本质上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绝对运动中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答:(1)运动是指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和过程。静态主要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一种是事物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不做机械运动。第二,相对于质变,事物还处于量变阶段。第三,相对于物质运动的特定形式,事物是以其他形式的运动代替那种形式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对立一方面表现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两者互不相同,不能混淆。所谓绝对运动,是指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情况下,任何事物都是永恒的、无条件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的,即静止是在一定条件下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另一方面,动静统一表现在:动静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动与静的关系存在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动与静的关系,否认动,只谈静,把静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谈运动,否定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
四。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答:(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对立又互补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联系的趋势和性质。具体来说:第一,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这意味着矛盾双方都把对方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互为媒介、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于另一方而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渗透。这意味着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有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有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物之间的互斥属性,它反映了对立物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和战斗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上。也就是说,没有竞争就没有同一性,没有竞争就没有同一性;没有身份就没有奋斗,没有身份就没有奋斗。第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对立是相对绝对的,互不相同的。即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对抗性的矛盾是绝对的。
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答:(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因为: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所谓联系本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的联系,所谓发展本质上是矛盾驱动的发展。其次,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钥匙。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些两个方面的展开。再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否承认矛盾是两者对立的焦点。第四,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但不是唯物辩证法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在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完整地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不及物动词简述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答:(1)实践是指人类积极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客观物质活动。它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特征,表现为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处理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知识的源泉。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了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所有的知识,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第二,实践是认知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知课题,为解决新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促进人的认知能力的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有效改造世界。
七。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1)感性认知是指人通过感觉器官对现象、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知。它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征,包括感觉、知觉和表征三种形式,是认知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知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对事物的本质、总体和内在联系的认知。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征,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在内容、特点和形式上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主要表现在: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知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感性认知需要深化发展为理性认知。感性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另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感性因素也渗透在理性认识中。
八。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转化过程,是对自然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是:第一,劳动是有明确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和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第三,劳动的对象是广泛的,是以人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创造世界的人性化。第四,人类劳动的尺度是多维的,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九。简述劳动创造了人?
答:(1)劳动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化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的积极改造。
(2)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更是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第一,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随着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成了人改造自然的劳动,猿的前肢变成了人手。第二,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出现使人的意识有了物质外壳,从而使抽象思维与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成为人的意识。第三,劳动合作的需要带来了人与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也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类成为了与自然对立的人,猿类之间的动物群体关系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X.简述国家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答:(1)国家风格,又称国家的类型,是指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它联合哪个阶级统治哪个阶级。政体,又称国家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2)国体是一个国家的阶级内容,政权是阶级统治的具体形式,所以国体和政权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家决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服务于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才能得以实现。
XI。简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答:(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根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层次如何,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反映了社会存在中的阶级关系。
十二。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答:(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他们之间自始至终都有一个矛盾的运动。
(2)生产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不适当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是生动的、变化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总是存在着从基本适宜到基本不适宜再到新的基本适宜的矛盾运动。这种循环推动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十三。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答:(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和上层建筑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如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的性质和上层建筑的变化。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明它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控制和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为经济基础服务。其次,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身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外来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三,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保持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就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保持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就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宜到基本不适宜再到新的基本适宜的矛盾运动,使社会形态不断更新。
十四。简述人的价值?
答:(1)人的价值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
(2)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量。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与作为人的自身存在之间的积极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意程度。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和满足的统一。
0条评论